絲路之舟:改變歐亞大陸的粟特人|新知

文博時空/文文博時空 作者 重光在公元4-8世紀的歐亞大陸上,有這樣一支人羣:他們雖然缺乏政治與軍事力量,卻通過他們在絲綢之路上的旅行、貿易與翻譯活動,深刻地影響了歐亞大陸各文明的生活方式,藝術時尚與宗教信仰。他們就是粟特人。經由粟特人之手,印度的寶石,西藏的麝香,北方草原的珍貴毛皮,撒馬爾罕的金桃,這些令人垂涎的奢侈品在歐亞大陸上暢通無阻。粟特人的服飾與食物在各國宮廷與貴族圈子中都大受追捧。而粟特語作爲絲綢之路上最爲通行的語言,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祆教等多元的信仰都通過這一中介得以在不同文明間廣泛傳播。

一直以來,粟特人在歷史上的影響力都遠遠被低估,這或許因爲粟特人缺乏在歷史書上有名有姓的偉人。最重要的粟特人不是國王、教皇或者將軍,而是精明的商人,活躍的工匠和虔誠的信徒,是不斷跨越地理、政治和文化邊界的探索者。

得益於過去幾十年大量地下文物的出土以及學者對歷史上普通人生活的深入考察,我們對已經消逝卻無比豐富精彩的粟特文化有了相當的瞭解。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舉辦的“粟特人——絲路上的影響者”(The Sogdians: Influencers on the Silk Roads )多媒體線上展覽,讓我們有機會來欣賞粟特文化的吉光片羽。

展覽精選了來自各國的25件文物,免費觀看網址:https://sogdians.si.edu/

騎駝樂舞俑

五個樂師擠在駱駝鞍上,兩側垂下寬大而色澤鮮豔的布料,展示了當時的娛樂與流行文化。它出土於鮮于庭誨(公元660-723年)的墓葬,他是唐玄宗時期受重用的一位軍事將領。他本人並非粟特人,他的家庭來自中國西北地區,他的祖先曾任邊疆將領。在他公元723年去世時,他的墓葬中有一系列大型陶器陪葬品,其中,有樂俑、一對戲弄俑、文官俑、男侍俑、牽馬俑等。

粟特人俑

壺上畫着粟特舞者

唐 胡騰舞俑 鍍金青銅底座銅像,高13.4釐米,舞者在一座蓮花瓣狀的圓臺上跳舞,再現了“胡旋舞”中的經典動作。

中亞舞者浮雕瓦片

山羊雕刻鍍銀水杯,雕刻、鏤空、鍍銀,高7.3釐米,寬12釐米

帶翅駱駝鍍金銀執壺,底部刻有記錄重量的花刺子模語,高40cm

阿尼科瓦銀盤

凹槽紋飾杯子

獅子圖案裝飾荷葉邊碗,在古粟特藝術中,女神娜娜經常騎在獅子身上。

獅子上的女神

香爐

帶金字塔型蓋的骨灰盒

骨灰盒

安伽墓石榻,石榻的背面與兩側由12塊精雕細刻的石板圍屏構成,每一塊都精細雕刻、塗漆、鎏金,生動描述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想了解更多粟特文化,可閱讀文博時空相關文章:

《將進酒,杯莫停:如何打開異常“粟特風”的飯局?》

《北齊山東的絲路來客:青州畫像石反映的中外交流》

圖片 | 重光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