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臺股3把火 點燃除權息行情

文/Smart智富雜誌 陳淑泰

今年除權息行情將比過去2年好!因爲全球陷入低利率環境,讓股利殖利率平均逾4%的臺股大受歡迎,吸引外資追買高配息股;再加上證所稅停徵、健保補充費門檻提高,導致參與除權息的稅費成本減少,難怪在臺股有45年投資經驗的「平民股神」蘇鬆泙會看好今年的除權息行情。

過去,除權息行情是臺股實戶高手每年必定參與的盛事,國內投信甚至私募「除權息基金」,利用回測法找出進場時機,並且在除權日後,依股價強弱決定是否續留持股。這類基金的年報酬率約在8%左右。

雖然,2014年、2015年除權息行情,因證所稅、「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等稅制宣告失靈。但今年除權息行情可望擺脫過去2年陰霾,根據多位投資贏家的看法,主要有以下3個理由

理由1》景氣可望擺脫低迷、呈U型反轉

根據國發會發布最新(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顯示,已經是連續第9個月呈現景氣低迷的藍燈,追平2008年金融海嘯時連9藍的紀錄(2008年9月∼2009年5月),爲史上第2長紀錄(最長紀錄出現在2000年12月的連續15個月藍燈)。國發會指出,目前的分數僅屬於「低迷」,與金融海嘯時的恐慌不同,並預測今年第2季可望脫離藍燈。

此外,長期自編「臺股領先指標」的施羅德投信評估,這次景氣修正是2000年以來最長的一次。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說:「目前是L型形態的末端,從指數變化來看,正醞釀着U型反轉的契機,下半年可望逐季翻揚向上。」

理由2》低利環境,高殖利率股吸引外資涌入

外資是這一波推升臺股走高的主力,3月外資買超達新臺幣1,600億元,創2007年6月金融海嘯發生以來的新高。4月上旬,包括美林高盛等外資券商發佈的最新報告仍指出,臺股平均4%以上的殖利率,高居全球主要市場前3名,再加上央行穩定的匯率政策,吸引外資大買臺股。

理由3》稅費下降,散戶參與除權息意願提高

雖然2015年「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政策已經上路,使市場參與除權息意願下降。不過,蘇鬆泙認爲,因爲今年證所稅取消,而且股利所得的健保補充費課徵門檻從5,000元提高到2萬元,整體參與除權息的稅費成本下降,代表政策對除權息股傾向正面,所以會讓散戶參加除權息的意願升高。

不過,近期市場法人多半認爲,4月底至6月,臺股可能出現大波段回檔,因爲:1.美國聯準會(Fed)6月升息機率高,一旦資金迴流美國,外資可能反手賣出臺股;2.上市公司首季營收成長不佳,將在5月中發佈的首季財報恐不理想;3.新舊政權於5月20日交接,市場恐怕因爲觀望政策走向導致賣壓將會加重;4.每年5月爲報稅季,大股東賣股繳稅會形成賣壓。

臺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雖然臺股第2季拉回整理機率高,但是因爲去年下半年基期低,預料臺股下半年還是會有行情,建議投資人可以在第2季指數拉回時伺機介入佈局。元富投顧代操經理林宗毅也認爲,大盤第2季若回跌到8,000點以下,可望讓第3季除權息行情加溫,波段型投資人可在第2季拉回時佈局殖利率高於市場平均、明年獲利可望成長的公司,爲除權息行情做準備。

今年除權息行情既然看好,投資人該如何從中賺錢?《Smart智富》月刊在「特別企畫」的專題中,請到3位投資贏家,分別從短、中、長線爲大家提供選股方法和操作手法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Smart自學

★遭公司裁員不用怕 快申請5大失業補助

★OL首購族如何挑選安全小車

輕量運動纔有效!身材線條漂亮有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