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到緬甸!19歲少女因脣裂活在霸凌陰影 臺義診團巧手修補翻轉命運

緬甸女孩雅達娜(Yadanar)接受臺灣醫療義診手術之後,脣裂情況改善 。(圖/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19歲的緬甸女孩雅達娜(Yadanar),是一個不完全脣裂的患者,成長過程中在學校同學嘲笑欺負,說她拿過的杯子傳染脣裂進而排擠,一直活在霸凌陰影中。直到去年底羅慧夫基金會與長庚醫院組成的醫療團到當地義診,用手術幫雅達娜修補嘴脣上的缺角,現在她再也不用因爲缺陷被嘲笑。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高雄長庚醫院、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12月份分別前往柬埔寨金邊、緬甸奈比多,進行脣齶裂義診行動

緬甸全國人口超過五千萬人,脣齶裂患者人數約有2萬名左右,但是因爲醫療資源嚴重缺乏,且長期與國際社會隔絕,絕大多數的脣齶裂患者都無法接受治療。

▲臺灣醫療團赴緬甸義診,與當地醫療團隊合照 。(圖/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雅達娜就是其中一例,因爲家裡窮,父母親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她,過去在學校常常被嘲笑欺負、被同學排擠,不和她一起出去玩;或是她拿過的杯子,旁邊的人就不敢拿,怕她的脣裂會傳染給別人,這些事情跟老師爸媽講都沒有用,沒有人可以幫她,只能活在被霸凌的陰影裡,直到19歲、在這次義診纔有機會接受手術。

基金會指出,用愛彌補義診團義診團員犧牲寶貴的假期,遠赴異鄉幫助脣齶裂患者,尤其在緬甸義診期間更遇到不少突發事件,如手術中停電、麻醉機無法開啓、麻醉藥是臺灣已多年沒用的、麻醉氣體四溢、肌肉鬆弛劑作用時間小於10分鐘,以至病人術中突然叫出聲來(barking),還遇到氧氣筒接頭暴開等狀況

所幸義診團由資深醫護人員組成,遭遇突發狀況也臨危不亂順利完成手術,整個義診過程可說是辛苦萬分,但患者真心誠意的感謝團員就像來自臺灣的聖誕老公公一樣,送給他們最特別的聖誕禮物,讓一切辛苦都值得。

爲了幫助緬甸發展脣齶裂醫療技術,基金會和緬甸團隊也將計劃合作培訓8位緬甸種子醫療人員,包括外科矯正牙科麻醉科護理各2名,來臺灣長庚醫院接受培訓,期待未來能夠組成一支顱顏團隊,幫助當地的脣齶裂患者。

▲臺灣醫療團赴緬甸義診 。(圖/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至於柬埔寨,羅慧夫基金會從1998年開始和金邊國家兒童醫院合作,包含義診、培訓到輔導顱顏中心成立,經過20年努力,國家兒童醫院已經成爲當地脣齶裂治療的重要醫院。臺灣前往當地義診次數也逐漸減少,現在主要是一年一次,協助當地種子醫療團隊完成高難度個案的手術,讓當地醫師透過臨牀觀摩學習。

這次手術幫助了一名年僅5個月大孩子的拉戴(La Deveth),曾經拉戴的媽媽因爲街坊鄰居嘲笑,讓她不敢帶孩子出門;而有些人甚至不敢看拉戴,擔心看了一眼拉戴就會被傳染脣齶裂,所以手術後,媽媽有一個心願,她要抱着拉戴走出家門在街坊走走,讓大家看看她可愛帥氣心肝寶貝

▲▼柬埔寨拉戴La Deveth手術前(上)後(下)。(圖/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傳承羅慧夫醫師的精神足跡踏遍蒙古國菲律賓印尼、柬埔寨、越南、中國、緬甸等國,完成87次國際脣齶裂義診,幫助2077位顱顏患者重現笑容,並培訓完成來自21國、175位海外種子醫療人員,讓臺灣之愛跨越國界,也讓「用愛彌補」的理念傳遞到世界上每一個有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