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成/三高、心血管病人可以接種疫苗嗎?

●蘇大成/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教授兼主任、內科部及心血管中心臨牀教授

最近心臟門診,八九成病人都會問打疫苗風險?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如何減少風險? 近來打COVID-19疫苗後猝死的事件頻傳部分案例經解剖後發現爲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所致,但是缺乏明確的心血管效應及因果關係,很難判定評估其是否與疫苗注射有關

▲接種疫苗。(示意圖/資料照)

三高患者能接種疫苗嗎?

而在本院門診三高病患冠心病患者,往往擔心施打疫苗會造成嚴重的心血管事件。這是很難回答的。其實打疫苗是把外面的蛋白質(不管是哪一種),打到身體裡面去,都會有免疫反應的,許多人也會有發炎反應,至於會不會有生命危險,這個就很難回答了。

要看過去有沒有過敏性休克反應,有沒有疫苗過敏,有沒有血小板低下,有沒有血栓病史血壓血糖有沒有適當控制等,而有中風心臟病患者,更要小心

接種疫苗後有許多副作用,主要是免疫及發炎反應有關,包括施打部位紅腫熱痛、疲倦、肌肉痠痛發冷、發燒、頭痛關節痛、嗜睡、或蕁麻疹,是較常見的症狀。而呼吸困難、肌肉無力、腹瀉等則是較爲少見。因爲發生心血管併發症、血栓、或是過敏休克反應,是最嚴重的而且可能致命。

▲疫苗接種後,出現副作用很正常,但有些嚴重症狀恐危及生命。(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應對接種副作用 可以這樣做!

爲了要減少併發症及發生緊急狀況,最好在施打疫苗前後一星期,要自我監測生命徵象,早中晚一天三次,包括「血壓、心跳、血氧體溫」,如果有明顯變化,應儘速尋求諮詢及醫療處置。

注射疫苗後,注意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飲食要正常。也不要擔心疫苗副作用而緊張兮兮,這會造成心理壓力,也會造成血壓居高不下及心跳增加,甚至心律不整及心臟過度負荷,反而增加了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段時間生活起居正常,飲食要視季節調整,最近的節氣是夏至,小暑、接着是大暑、處暑,都是酷熱難熬的季節,必須要有清涼解熱食物外,記得不要缺水。不要體溫過熱,不要讓身體處於過熱的環境,在有冷氣空調的環境,這些都是必須要注意的重點。

家裡要通風換氣,除了保持有部分自然通風外,時常必須使用風扇、冷氣空調設施,以減少溼熱環境對身體造成危害,以保護心血管健康。發燒過熱都會引起身體組織發炎,許多人施打疫苗會發炎發燒,減少溼熱降低體溫,都是防疫期間,自我照顧很重要的一環。

▲注射疫苗後,注意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飲食要正常。(圖/安可人生提供)

熱門點閱》

► 創造安心防疫場域解封 需要「精準檢測」而非普篩(陳秀熙、葉彥伯張金堅、任小萱、許辰陽、陳立升)

► 712後臺灣步向微解封?德國經驗告訴臺灣 要解封先做到這「五點」

► 疫苗傳說一》似無止境的新冠災難持續撕裂臺灣!(林忠正

李建璋/mRNA疫苗有多猛?一針永久免疫不是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