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價飆進口合格率僅4成!農委會將找「臺商看貨」協助檢疫

雲林蒜農9月陸續播種,受蒜頭高價吸引,部分農民把準備用來做蒜種的蒜頭全賣出不種。(圖/記者蔡佩旻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蒜頭價格飆漲,主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口大蒜臺灣發現很多帶土、發黴,卡在檢疫合格,直接銷燬或退運,造成國內供不應求連續3個多月。農委會今(13日)透露,已拜會僑委會,希望找到臺商幫忙「看貨」。

根據農糧署提供資料,臺灣每年有約6萬多公噸大蒜需求,4萬多公噸來自國產,另外2萬公噸則需進口補足。農糧署表示,但今年截至目前僅有10629公噸,較去年同期19255公噸,少了約8千公噸。

進口大蒜來自埃及西班牙阿根廷等國,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明,疫情讓輸出國檢查大蒜時,無法落實清理工作,臺灣人員也無法過去看貨,雙重原因導致大蒜進來不合格比例偏高,從5月統計至今,合格率僅4成。不合格部分依規定要退運,有兩種選擇,一是到三國家,如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整理後再輸臺,二是直接退回輸出國。

▲農糧署資料顯示,臺灣每年有約6萬多公噸大蒜需求,2萬公噸需進口補足。(圖/記者蔡佩旻攝)

陳駿季表示,上週找業者開會外,農委會已請外館協助並拜會僑委會,希望能找到當地在附近的臺商幫忙協助,從輸出國要運出時幫忙看一下貨,避免到臺灣發生問題浪費時間金錢。陳駿季進一步說明,若整個貨櫃要轉到第三國重新整理,以西班牙爲例,檢疫站要轉到馬來西亞,臺灣也會協助溝通。

另外,陳駿季說,屆時從第三國再輸至臺灣時,會註記「加速通關流程」,讓程序簡化,並強調這次真的因疫情關係人力管制下,讓輸出國農場工人減少,相對整理時,可能就會比較沒有那麼仔細,不過,臺灣檢疫標準還是要維持,落實規定。至於臺商幫忙細節,現階段還在蒐集資料,之後會再交給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