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畫再冠文創之名? 插畫家嘆:拉低臺灣設計的思維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成吉思汗館長陳之漢先前開22K薪水徵求美編,被網友酸是「慣老闆」。但究竟「專業價值定義在哪?插畫家歐北貓在粉專分享,許多人都覺得所謂的文創,看似簡單勾勒一些圖案,再冠上「文創」二字,就能使商品高價,但卻忽略了創作者背後的心血,讓他感嘆「臺灣對於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其實不算友善」。

身爲圖文插畫家,歐北貓邀約網友一起「真心話大聲說」並繪製情境,而他自己也分享到,若是看到一些文創商品「不買沒有關係,可是真的不要否定設計者的心血!文創其實不好賺,文創商品也不是隨便撇個幾筆就能交差東西」。她分析,文創商品通常有兩要點,一是角色喜度,這跟平常經營個性有關,讓大家看到相關商品就會喜歡,另外就是商品本身的設計感。但每個設計都是嘔心瀝血的作品,也不是打扮得很文青去擺個市集就可以光鮮亮麗的賺錢。

身爲設計者,卻也遇過作品被抨擊的時候,歐北貓說,現代人資訊來源很廣泛,也常會自己去分析商品的成本假設明信片成本一張5元,我們設計一張如果賣50元就會被嫌貴,甚至酸言「怎麼這麼好賺?你們隨便畫個東西在上面就可以賣10倍!」甚至也有媽媽著作者面前說「這我幼稚園女兒也會畫欸!」

但其實許多設計者白天在市集販售商品,晚上收攤還要回家趕圖,東西賣不出去只能默默囤貨,甚至許多人是有正職或在學中,創作時間又被更限縮,種種委屈讓歐北貓不禁想大喊「文創不是騙錢的東西,真的真的要尊重每位設計者啊!」

同樣的委屈在職場也不難見到,歐北貓舉例員工在職場也常會被要求「做免費的」,甚至老闆認爲這是在「給員工學習的機會」,讓他難以理解,因爲「工作就是賣才華」,許多老闆把員工當作學生作業,卻不在乎這過程中花了多少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