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腳發黑爛掉!「糖尿病足潰瘍」截肢風險24% 醫曝難癒合原因
▲竹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蘇啓成醫師。(圖/蘇啓成醫師提供,下同)
圖、文/潮健康
赤腳務農大拇趾發黑腫脹 醫師:糖尿病足潰瘍截肢率高
臺灣糖尿病盛行,南投一名50多歲男性有多年糖尿病史,因長年赤足務農、雙腳泡水,忽略糖尿病足治療,在家中自行塗藥導致大拇趾傷口惡化,直到腫脹發黑才緊急到南投竹山秀傳醫院清創並轉介外科,感染得到控制後及早介入糖尿病足潰瘍新式乳膏,一週僅回診一次就順利癒合。
竹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蘇啓成醫師提醒,糖尿病足潰瘍癒合困難,坊間許多患者任意使用中草藥外敷,一旦延誤治療可能造成傷口潰爛,增加後續截肢風險。尤其是癒合困難且截肢率高的糖尿病足潰瘍,需要跨專科共同介入。目前竹山秀傳醫院整合心血管中心與傷口困難中心可同時治療血管阻塞與傷口感染,增加患肢保肢率,讓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獲得完整照護。
「高血糖障礙」傷口卡在發炎期 糖尿病足潰瘍難痊癒
糖尿病族羣因爲血糖持續升高,大幅增加足部傷口潰瘍的風險,約15%糖尿病人會出現足潰瘍併發症,一旦發生糖尿病足潰瘍,終身面臨的截肢風險高達14~24%,由於糖尿病足盛行率逐年提升,糖尿病足潰瘍是臨牀上最常見的慢性傷口之一。
蘇啓成醫師表示,一般正常傷口癒合必須度過止血期、發炎期、增生期,最後到達重塑期,而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除了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等因子,另一個傷口癒合的重大難關,就是「高血糖」導致傷口細胞完全處在發炎期的狀態,影響巨噬細胞的平衡,讓傷口無法癒合。
「傷口如果卡在發炎期,無法往增生期走,傷口就永遠不會癒合!」蘇啓成醫師指出,人體的巨噬細胞分爲M1型與M2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因爲傷口持續處在發炎期,導致M1型巨噬細胞累積,持續產生髮炎現象,並且抑制了負責抗發炎、促進胞外基質沉積及血管新生作用的M2型巨噬細胞。正因巨噬細胞的不平衡,大幅增加糖尿病足潰瘍的傷口癒合難度,若再缺乏有效治療與妥善照顧,後續感染甚至截肢風險恐接續而來。
糖尿病足潰瘍新曙光 幫助困難傷口快速癒合
「糖尿病足患者不建議亂用中草藥,但是『左手香』的治療潛力已經透過科學化方式成爲突破性新藥,在外科治療看到很多臨牀實證!」
蘇啓成醫師說明,「左手香」又被稱爲「到手香」,其外傷應用歷史悠久。近年臺灣藥廠萃取左手香有效成分,研發爲專門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西式乳膏,也取得糖尿病足潰瘍適應症,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正式認可。
蘇啓成醫師指出,過去傳統療程難以快速癒合的傷口,臨牀上已看到介入糖尿病足新式乳膏後數週內完全癒合的多起成功案例。對於面臨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與高血糖障礙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是傷口治療的一大福音。
平衡傷口微環境2大新機轉 完全治癒率突破六成
「平衡微環境的巨噬細胞,是困難傷口治療的新機轉,跟過去治療武器的機轉都不同!」
蘇啓成醫師解釋,新式乳膏的兩大創新機轉,一是抑制M1細胞的促發炎,二是促進M2細胞極化加速組織修復,使糖尿病足潰瘍轉化爲正常傷口。國際三期臨牀試驗發現,糖尿病足潰瘍在16周治療後,使用新式乳膏與常用的銀離子敷料相比,新式乳膏完全治癒率可達到六成以上,而傳統銀離子敷料的完全癒合率約爲三成五,顯示出幫助困難傷口癒合的重大效益。
蘇啓成醫師指出,過去面對困難傷口例如肌腱外露,或本身有多重慢性病的足潰瘍傷口,即使同步使用現代型敷料與生長因子,治療時程也難有明顯進步。現今透過新式乳膏,臨牀上已看到不少嚴重傷口在3~4周內快速癒合的幫助。其實證獲得美國FDA快速審查認定,更銷往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未來將有機會運用臺灣發明的新式藥膏,幫助全球糖尿病足潰瘍病人。
敷料、藥膏、生長因子各有角色 困難傷口務必及早就醫
「困難傷口的治療,往往需要臨牀判斷去選擇適合武器,才能幫助傷口快速癒合!」蘇啓成醫師強調,現代型敷料、生長因子以及新式乳膏各有其角色,因應不同患者的傷口狀態,以及是否有系統性疾病等風險因子,需要由醫師判斷適合的治療選擇。
蘇啓成醫師提醒,有傷口困難癒合或本身有慢性病問題,務必注意傷口情況及早就醫,避免任意使用來源不明的草藥或相關製品,才能遠離足部潰瘍與截肢風險。
[1] World J Clin Cases. 2023 Mar 16; 11(8): 1684–1693.
本文經授權轉自:潮健康《「高血糖障礙」卡在發炎期,糖尿病足潰瘍易截肢!醫:平衡微環境幫助快速癒合》
延伸閱讀:
以前都吃錯? 《Nature》研究:DHA補再多都難補到腦! 吃對種類竟可增7倍記憶力
過了40歲還能戴牙套嗎? 醫:「牙周健康度」比年齡更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