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爲父奔走保書 盼政府重視臺灣文學

日據時期著名文人陳逸鬆四女雪梨,爲了父親遺失藏書奔走多年,最終發現由臺灣文學資料名譽館長張良澤收藏。11日,她出席聆聽張良澤細數臺文資料館風波始末,同時也期盼政府未來能妥善保存父親的藏書。(李宜傑攝)

臺灣文學資料館風波延燒多日,名譽館長張良澤(前排左四)11日在臺南吳園說明事件始末,包括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前排右三)、前國立臺灣文學館鄭邦鎮(前排右五)等人都出席聲援。(李宜傑攝)

日據時期著名文人陳逸鬆,在所口述回憶錄中指出,其多年心血藏書,遭旅日臺獨人士郭榮桔綁架侵佔,痛斥「難道只因我不是臺獨?」而這些藏書,後來輾轉由真理大學麻豆校區臺灣文學系系主任張良澤保存至今。陳逸鬆四女陳雪梨11日在張良澤主持的記者會上,呼籲各界重視臺灣文學,好好保存父親的藏書;張良澤則稱,書籍大多已編碼,未來將交由真理大學保管。

陳逸鬆爲日據時期重要的文人、律師,爲當時宜蘭地區地主,過去曾和國民黨關係密切,並於1964年時競選臺北市長,晚年則於大陸、美國定居。陳逸鬆一生豐富精彩,後來由出版社發行《陳逸鬆回憶錄:放膽兩岸波濤路》一書,描述陳投入臺灣民族運動本土藝文運動,文字頗具知識分子的昂然與傲骨

其回憶錄中,也披露一段不爲人知的故事。陳逸鬆寫道,在大陸生活期間,自己愛書如癡,一有空買書,收藏了將近數萬冊的珍貴藏書,有重要臺灣史料日本德國文學鉅著、社會科學名書等,並透露自己曾請人估算,當時的總價超過數千萬日圓

然而,後因手頭略緊,陳逸鬆有意賣給住在東京的「臺獨聯盟」支持者郭榮桔,並委託支持臺獨的日本人宗像隆幸居中協調。孰料,正當萬事妥當之際,陳逸鬆的藏書竟遭郭榮桔運送去日本,且一毛錢都沒付,郭榮桔揚言,由於陳背叛了臺獨,有權沒收這些書,讓陳在回憶錄中氣憤指出,「我既非臺獨分子,何來背叛?豈有此理!」

陳逸鬆在回憶錄中遺憾寫下,不曉得這批龐大的藏書,後來流落何處?但經其四女陳雪梨多年來奔走尋書後,發現這些書在郭榮桔死後,由張良澤保管在真理大學麻豆校區臺灣文學資料館。陳雪梨指出,父親的藏書反映共同的歷史記憶,這些年感謝張良澤悉心保存,並強調自己不會討書,只盼中央、真理大學正視臺灣文學,別讓珍貴史料四散各處。

張良澤則稱,陳逸鬆是日據時期的大律師,長期重視臺灣文學,甚至贊助出版日據時期最有名的雜誌《臺灣文學》,令人景仰。張也稱,不過目前這些書都已編碼,未來恐須由陳女向真理大學協商爭取保留。陳雪梨則稱,「只盼政府拿出一個辦法,讓父親的藏書能夠永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