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鄉桂竹筍加工站 今揭牌啓用

泰安鄉桂竹筍加工站揭牌啓用,縣長鄧桂菊(左三)期許農友通力合作,以升爲6級產業目標。(苗栗政府提供/羅浚濱苗栗傳真)

苗栗縣泰安鄉種植桂竹面積產量全縣之冠,在泰安梅園部落興建的原住民桂竹筍加工站,22日在地方殷切期盼下揭牌啓用,在原民會經發處長宋麗茹、副縣長鄧桂菊及鄉長美蘭啓動鍋爐後開始運轉。

縣府原住民族事務中心表示,全縣種植桂竹筍面積約2萬4000公頃,年產量2萬1000噸,泰安天然又無污染的桂竹荀,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今年碰到56年來最嚴峻的乾旱,農民盼不到「雨後春筍」,整體收成恐怕不及原有的1成,損失慘重。

縣長徐耀昌重視在地原民產業,2020年先輔導成立泰安鄉桂竹筍生產合作社,希望透過農民自己種植、加工、營銷,形成完整的產業經營模式,更積極爭取原民會3000萬元,並補助配合款設置原住民桂竹筍加工站,以機械化流程設備,生產桶筍提升附加價值

桂竹筍加工站22日在文化健康站載歌載舞暖場及莊嚴的祈福儀式後,由副縣長鄧桂菊、鄉長劉美蘭及原民會經發處長宋麗茹等人,以辦喜事心情揭牌,接着再舉行鍋爐啓動儀式,加工站機械化設備開始運作生產。

桂竹筍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約翰表示,過去部落收成的桂竹筍,由不特定對象收購加工,價格往往被壓低4、5元,現在有了加工站就地加工,筍農不再被中間商剝削,相對可以增加收益,而開發更多元的產品後,也有助打開桂竹筍相關產品的行銷管道

副縣長鄧桂菊期許農友通力合作,擁有自己優質且高知名度品牌,另結合在地極具潛力觀光休閒產業,最終以升爲6級產業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