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公佈 長篇小說大豐收獨立出版獲肯定

小說得獎者敵人櫻花作者王定國(左)與《邦查女孩》作者甘耀明合影。(圖/文化部,下同。)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2016年臺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16日至21日展開,12日文化部率先公佈「2016臺北國際書展大獎」(TIBE BOOK PRIZE)6部得獎作品,小說類包括王定國《敵人的櫻花》(印刻文學)、甘耀明《邦查女孩》(寶瓶文化)、劉大任《當下四重奏》(印刻文學)等3部作品,非小說類則有詹宏志旅行讀書》(新經典)、辛永勝楊朝景老屋顏》(馬可孛羅)及詹正德《看電影的人》(一人出版社)等3本作品。

在出版多元的臺灣出版市場,以鼓勵華文創作爲目的的書展大獎創立於2008年,今年已邁入第9屆,其宗旨爲鼓勵原創出版作品,不但致力於結合創作者及出版社共同倡導全民閱讀好書,也透過獎項的頒發與宣傳,向全球推廣華文出版品。本屆共有小說類115件、非小說類277件作品報名角逐,經過兩階段評選出各10本入圍書籍後,再選出各3本作品獲得書展大獎。

▼非小說類得獎者合影。左起《老屋顏》作者楊朝景、辛永勝、《看電影的人》作者詹正德。

文化部政務次長蔡炳坤親自出席記者會表示,今年的得獎作品有三大特色,第一,作者不僅有作品屢獲獎項的常勝軍,也有初次創作即獲獎的新手作家。第二,獲獎書籍除長篇小說表現格外亮眼外,非小說類則涵蓋遊記、老屋紀錄電影迷觀點等,充分展現臺灣創作的廣度及深度。第三,得獎作品除了大型出版社大豐收外,小型出版社亦獲肯定,期許臺灣出版界持續創作,帶給讀者更多的感動。

文化部透過各種政策管道,鼓勵及推廣臺灣優質原創作品,2016年臺北國際書展持續規劃辦理「臺灣出版主題館」,爲了從日常氣息、生活意趣的角度介紹臺灣文學的多樣性,特別推出「在同一個屋檐下寫作─臺灣的『文學家庭』們」特展,藉由手稿影像影音多媒體素材,讓讀者認識臺灣的文學家庭,透過作品中獨具美學魅力,探索出入於同一個屋檐下的寫作者,其在創作主題、思想觀念體裁旨趣等各方面的異同,希望藉此擴大臺灣文學的閱讀面向、豐富文學史匯流,投射出臺灣社會的演進與文化發展。

文化部表示,所有入圍書展大獎的20部作品,將於即日起展開行銷推廣,希望能借着媒體報導聚焦,再度掀起銷售熱潮,也將串連臺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連鎖書店等管道,藉由專區陳列方式推薦給讀者,讓全民一起於新年度讀好書。另爲彰顯獲獎的榮耀頒獎典禮將於2月16日書展開幕式舉行,頒發獎金10萬元及獎座予得獎者,入圍及得獎作品也將於臺北國際書展的「書展大賞」主題館展示,提供讀者作爲購書閱讀的參考,同時肯定出版業者出版中文原創作品的用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