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是我的「原風景」 直木賞臺裔作家:常回來喝臺啤

東山彰良雖然定居日本,還是能說流利中文。(圖/取自臺北政府觀傳局/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曾獲「直木賞」的臺裔作家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來臺分享寫作的心路歷程,指稱臺北不僅是兒時的美好回憶,也是人生中的「原風景」,對廣州街、龍山寺以及華西街夜市等地都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定居日本多年,他還是經常回到臺北吃着熱炒喝臺啤。

東山彰良接受《臺北畫刊》專訪表示,在臺北的生活點滴是重要書寫養分,他曾住在廣州街附近,經常和祖父植物園體操小時候的夏天就由大王椰子樹池塘內的紅荷花構成,紅磚牆的剝皮寮、人聲鼎沸的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也讓他留下深刻記憶

獲得直木賞作品《流》被譽爲日本文壇20年來難得的佳作時空設定在70年代的臺灣,從高中生目睹祖父慘死、尋找殺人真相開始,鋪陳時代動盪和成長的苦樂,描繪當年封閉體制下的抑鬱氛圍主角父親作爲雛形,透過家族故事寫下時代的風景,對日本讀者而言,這是一種異國情調的想像;對老臺北人來說,則是重回廈門街以及熱鬧的中華商場

據瞭解,直木賞是日本大衆文學的最高榮譽,由「文藝春秋」的的創辦人菊池寬設立,著名作家司馬太郎、宮部美幸都曾是得主;東山彰良2015年得獎後,成爲邱永漢陳舜臣之後第三位獲直木賞的臺灣人

▼第三位獲直木賞的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