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新生南路─松江路 2025年起列空品維護區

新生南路至松江路自2025年元旦起列入第3期空氣品質維護區。圖爲環保局人員在故宮稽查客運。(臺北市環保局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臺北市環保局7日預告,新生南路至松江路自2025年元旦起列入第3期空氣品質維護區,並新增管制起重機,必須取得「施工機具清潔排放自主管理標章」,違反規定將依《空氣污染管制法》按車種累計處分,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

環保局優先將柴油車出入頻繁處列爲空品區,2021年起包括市府、臺北及南港等3處轉運站,與陽明山公園、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忠烈祠及臺北101大樓等6處觀光景點,實施第1期空品區,去年則把松山機場及內湖、木柵和北投3座垃圾焚化廠畫入第2期空品區。

根據環保局統計,2021年2月至今年6月30日,第1期空品區已有2685輛次柴油車、730輛次機車遭罰,裁罰總金額452萬1000元;第2期2593輛次柴油車、564輛次機車,共開罰389萬3000元。

管制後,1、2期空品區內柴油車自主管理標章取得率從75%提升至99%,機車定檢率從78%提升至99%。3處轉運站、3座焚化廠及松山機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也顯示PM2.5改善10至21%、氮氧化物改善25至32%、一氧化碳改善26至33%。

第3期首度將市區主要道路畫爲空品區,環保局空噪科長邱天安指出,柴油車出入熱點已在1、2期畫設完成,未來以重要道路爲優先畫設區,由於新生南路至松江路車流量高,沿途有5間學校、1間醫院及公車或自行車專用道,成爲空品區可維護通勤族、學生與單車族呼吸健康。

邱天安表示,配合環保署推動施工機具取得自主管理標章,並考量民衆常檢舉起重機排廢氣,第3期空品區也把起重機列入管制,考量第3期空品區範圍廣,市府規畫2024年1月1日起宣導,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對違規車輛寄送勸導單,7月1日開始取締。

他說,第3期空品區除新增管制起重機,其餘規範與前兩期一樣,要求柴油大客貨車、小貨車取得優級自主管理標章,機車應完成當年定期檢測,透過人力稽查及智慧行車辨識系統取締,採累計處分,首次罰鍰金額機車500元、柴油小貨車1000元、柴油大客貨車及起重機2000元,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