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整合照護病房 柯文哲:燈光雖弱卻見希望

東森新聞記者陳智菡邱盟清臺北報導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去急診,卻在急診室躺了好幾天,院方理由是沒有病房,真是如此嗎?臺灣「最敢放炮」的醫生柯文哲說並不是!很多病患是因爲病況太複雜,各科不願意收,才暫留急診室;他曾看過有人一待一個月,得不到好的照顧,最後撒手人寰。

看到這樣的謬象,柯文哲在臺大成立整合醫療照護病房,專門撿最複雜、最麻煩的病人,這是一場臺灣的醫療改革,但主治醫師卻招不滿,也讓這場改革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沒有人願意被推進急診室,更不想撐着孱弱病體躺在走道上,被四面八方疼痛呻吟聲弄得神經緊張,臺灣最頂尖臺大醫院急診室,總是人滿爲患,「沒有病房」卻不一定是主要原因

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太多疾病,這裡有病那裡有病,一大堆...所以我說爲什麼那個病人會很難住院,那個糖尿病的啦、洗腎的啦,現在心衰竭,這次中風大家都可以收的病人,通常就不會有人收啦!」

每天各科醫師會到急診「撿」病人,病徵明顯簡單的很快被「挑」走,複雜困難的、需要細心照料的反而沒病房收,猶如急診室的遊民,有人躺了一個月撒手歸天,從臨時站走向終點,柯文哲看着醫界謬象,拒絕袖手旁觀。

62歲的林先生肝硬化肝腦病變,陷入昏迷後被送到臺大,在急診室躺了四天;隔壁房的老奶奶住進來之前,也在急診室躺了好幾天,如果是3年前,她可能因爲找不出病因,現在還躺在急診室。

柯文哲表示,「這個病房會成立,就是因爲我們急診暫留太多嘛,後來就發現說,因爲那種太複雜、大家都不喜歡做,所以終究還是要臺大醫院來設一個病房,專門處裡那個病況最嚴重的、最複雜的。」(文轉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