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波動仍大 善用權證避險

投資新亮點 活動官網:https://twkc.ctee.com.tw/

臺股近期持續高檔震盪,過去一個月來多次挑戰「萬六」大關

都近鄉情怯,外資認爲,儘管面臨外部變數如:通膨、美國升息、地緣政治疑慮等影響,然隨臺積電法說會塵埃落定,法說會旺季正要緊鑼密鼓展開,對臺股前景審慎、不悲觀。

羣益金鼎證券指出,臺股最近都在高檔震盪,但只要外部變數沒有消除,波動度可能不易縮小,建議無論投資人看多或看空,都必須嚴控資金水位,持有多單可以權證避險,或以小部分資金參與行情,是不錯的控制風險方法。

外資指出,受惠於市場樂觀看待人工智慧(AI)需求,大陸疫情管控解封,加上電子業持續去化庫存,臺股今年以來可說是全球表現最強市場之一。除了國際機構法人對臺股啓動部分回補,本地一般投資人對股市的青睞度也重新加溫,像是櫃買指數觸及2022年4月以來高點,以及融資餘額節節攀升,都可證明一般投資人對臺股青睞度轉佳。

匯豐證券日前將加權指數高點預期由14,660點,一口氣升到17,030點,顯示對臺股向上挑戰「萬七」有一定信心。其賦予加權指數的高點預期,也超越摩根士丹利的16,500點、瑞銀證券的16,700點。

針對外部變數,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美國通膨數據確實出現降溫,最新公佈的3月CPI、PPI數據雙雙下滑,其中CPI年增率降至5%、月增0.1%,低於市場預期,即使核心CPI仍具僵固性,年增由5.5%升至5.6%,引發市場部分擔憂,然而核心PPI月減0.1%,爲過去二年來首次出現負值,爲市場提供通膨降溫的另一佐證。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產品經理何彥樟表示,股價表現往往會提早一至二季反映基本面,因此,第一季的股價表現勢必牽動投資人對於臺股後市展望。第一季加權指數漲幅約12%,爲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亮眼的第一季漲幅;展望後市,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升息將至頂點,且市場開始期待2024年降息,臺股有望進入另一波多頭行情。

何彥樟進一步指出,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財務資訊將在近期發佈,除了可檢視季度營運表現外,也能從中瞭解公司對於產業前景。此外,統計過去15年以來,臺灣加權指數4月漲幅最大,原因在於投信、自營商等法人首季結帳行情獲利後回補,同時迎接產業旺季而提前佈局,推升行情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