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上萬死四慘遭外資大獵殺? 散戶錯讀訊號小心賠很大
很難想像,在大多頭的當下,臺灣50反1的市值規模,竟擠下臺灣50,成爲當前臺股規模最大的ETF。市場擔憂,投資人看錯方向,恐又付出慘痛代價。(圖/財訊提供)
出一道投資的考題:誰是臺股中規模最大的ETF?很多人第一直覺是元大臺灣50,亦是市場上最常推崇的定存金融商品0050。
不過很抱歉,這答案是錯的。很難想像,就在臺股已經超越14000點的大多頭的行情下,根據最新數據,截至10月底,臺股規模最大的ETF,竟然是元大臺灣50反1,以1089億元的市值規模,擠下目前規模爲962億元的元大臺灣50。
根據《財訊》報導,臺股往14000點邁進,全球股市正在改寫歷史新高,臺灣50反1規模卻逆勢擴大;究竟爲何在大多頭的時刻,反向ETF會成爲大熱門呢?
從股市討論區中不難發現,很多投資人都言之鑿鑿,外資正大舉買進元大臺灣50反1,單月買超達百萬餘張。進一步解析,市值規模達千億的元大臺灣50反1,外資佔比4成;國泰臺灣加權反1,持股更來到8成;富邦加權反1,更衝上86%,從這些跡象意味着「外資已經看壞後市」。
不少散戶看到這些數字就跟着外資加碼,卻可能忽略了大局,「外資不是因爲看壞後市,佈局反向是爲了『避險』,片面解讀會誤判市場走向。」熟知外匯操作的法人接受《財訊》採訪時解釋,「如果外資真的看空,大可在期貨市場作空,不需要繞一圈的透過反向ETF看空臺股。」
那麼,外資既不是看壞臺股,爲何要大買反向ETF?除了避險之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爲了「強勢臺幣」而來。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由於臺灣對外資有嚴格的管制,不得購買超過30%的固定收益商品,意指不能有超過30%資產是現金。若是攤開反向ETF的組成結構,有60%比重爲附買回債券,20%爲現金,剩下20%纔是期貨操作放空。
不適合長投! 反向ETF是期貨不是股票
外資的用意,就是在迴避30%的炒匯規範,藉由購買反向ETF,不只在新臺幣升值後可以賺到匯差,也規避了現股單邊的風險,完成立體架構的避險機制。
但反觀一般小股民,卻誤以爲外資持股很高就是看空臺股。根據證交所統計,由於目前反向ETF的成交量普遍熱絡,每日成交量都超過10萬餘張,很顯然一般投資人蔘與的比率相當高;然而,臺股今年3月19日反彈至今漲幅已達63%,相呼應的反向ETF自然是全面崩跌。
若從跌幅比率來看,今年以來的至少超過25%。就連主管機關都再三提醒,反向ETF絕不能長期持有,假若看錯方向,千萬不可以想着等待反彈,應該要認賠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