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沒砍完 臺積電爆空頭警訊?散戶小心技術面大風險

分析師指出,面對科技股修正,原物料族羣成爲資金避風港。(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隨着美債殖利率一度上升至1.6%,市場擔心資金棄股入債,臺股賣壓涌現,指數由16579點跌到15636點,修正逾900點,先前帶領大盤上攻的晶圓雙雄臺積電與聯電,在外資持續提款下,本波回檔明顯,其中受到業界傳出美國對大陸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禁令將有部分鬆綁,後續轉單效益恐不如預期的聯電、華邦電及旺宏等紛紛跌破季線,進而拖累了多方的攻擊氣勢

以常見的技術分析來觀察,當一檔股票跌破季線一段時間,且季線開始下彎,往往被市場視爲空頭訊號,故近日跌破季線的股票必須儘速站回季線上方,否則該股整理期易拉長。

面對全球資產配置的調整,其實這是每一季度都會發生的現象股市債市本來就是資產配置的兩大重點領域,因應最新的時空環境進行轉換很正常,只是不可能全部資金都放棄股市而轉入債市,例如股票型基金手上持有的資金即是必須要買進一定比例的股票,所以真正要觀察的是這些股票型基金後續會如何調整投資組合的持股。

由於全球景氣復甦優於預期,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盟國(OPEC+)延長減產協議,國際油價創下近2年新高,推升國際原物料報價走揚,面對科技股修正,原物料族羣成爲法人的避風港,部分資金往塑化股、鋼鐵股航運股、造紙股等類股移動,後續如臺塑集團的臺塑、臺化;臺聚集團的華夏、臺達化;鋼鐵的中鴻東鋼;航運的裕民陽明,造紙的榮成等都可留意。

近日是2月營收密集公佈期,由於2月工作天數較短,通常會與元月營收合併來觀察,與去年前2月來對比,目前如高爾夫球杆頭、隱形眼鏡、光學元件等族羣,前2月營收表現較佳,後續可進一步觀察。至於3月下旬,由鴻海集團主導的MIH聯盟將召開大會,隨着電動自駕車發展趨勢明確,該集團旗下的車電股乙盛廣宇、正達等也可望受惠。

另外,隨着越來越多的生技新藥站上季線,部分資金流入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以目前市況來看,今年不僅高端新冠疫苗有機會在下半年上市施打,包括藥華藥、逸達、中裕合一泰福智擎等也將陸續取得藥證或授權金,後續效應也可進一步觀察。

(本文作者摩爾投顧分析師蔡正華)

※免責聲明:本文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