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打造智能化工廠 將半導體制程廢棄物再利用

▲「臺科大智能化工製程實驗室」作爲學生實習課教學場域,提升學生製程模擬設計、建置工廠智能化系統實務能力。(圖/臺灣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臺科大打造校園智能化化工廠!臺科大指出,由化工系師生自行建置系統,導入工業4.0智能概念,將半導體制程產生異丙醇廢液利用,透過反應蒸餾酯化生產可應用於工業、化妝品異丙酯,提升學生製程模擬設計能力,以及建置工廠智能化系統的實務技術。臺科大說明,「智能化化工製程實驗室」由臺科大化工系師生建置系統,新鼎系統公司提供軟體平臺介面,針對半導體產業中用來沖洗圓體的異丙醇廢液建置反應蒸餾試驗場,讓學生在校就能參與化工製程智能化的設計工作,學習操作監控系統,培養化工產業核心實務能力。臺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過去學生少有機會實際到化工廠參與實驗和操作,爲了讓同學及早與產業接軌,在校園內打造智能化化工實驗室,作爲化工系大四學生實習課的教學場域,開放修課後學生反應熱烈,這學期也續開相關實習課程,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參與。

▲「臺科大智能化化工製程實驗室」將半導體制程中的異丙醇廢液再利用,生產可應用於工業、化妝品的異丙脂。臺科大化工系副教授李豪業(左)、學生黃敬瑋(右)。(圖/臺灣科技大學提供)臺科大智能化化工實驗室也針對半導體制程的廢棄物,將清洗晶圓的異丙醇廢液回收再利用,透過酯化反應及薄膜滲透蒸發脫水,生產純度達99.5%以上的異丙酯產品,可用於溶劑、化妝品、工業等領域。臺科大化工系副教授李豪業表示,要生產高純度的異丙酯不容易,過程中的進料、加熱等環境因素都會影響成品,生產過程學生需要不停地觀察、隨時調整,增強分析與解釋數據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務融會貫通。除此之外,爲導入工業4.0智能概念,學生也需要具備研發智能化製程系統的能力,設計可針對即時生產狀況自動給予操作指示的智能系統,過程中有助提升學生有機化學、化工熱力學動力學程式控制、製程智能化等專業技術能力。

▲臺科大化工系打造校園智能化化工廠,化工系學生觀察實驗狀況。(圖/臺灣科技大學提供)參與實習課的臺科大化工系學生黃敬瑋表示,實驗時老師會突然出題要求增產或減產演練實務上可能面臨的產能異動問題,必須學習快速調整,經過多次的實作經驗累積,從一開始連純度90%的產品都做不出來,到現在已經能掌握所有數值細節調整,做出純度99%的成品。黃敬瑋說,以前沒有機會接觸化工廠的實務工作,有了小型的智能化化工實驗室,有助於瞭解工廠實務運作,除了學習完整的製程,也參與智能化系統研發,學習寫軟體、模型預測控制,累積實戰經驗,對將來進入職場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