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貿易談判落後 政院盼APEC會戴琪

鄧振中說,跟戴琪的見面還在安排,有機會會想要見面,因爲臺美最重要就是21世紀貿易倡議下階段怎麼進行跟處理,「談判人員都已經在來往,首長也要談一下」,必須給談判人員指示跟方向。

鄧振中也說,臺灣目標還是希望快,我方不會讓自身進度耽擱,但顯然現在美國負荷太重。以印太架構(IPEF)來說,當時美國覺得蠻樂觀,現在看到他們還在做很大掙扎,明明開會次數也很頻繁,卻沒有宣佈完成,這部分應該對美國來講是很重的負擔。加上美國剛開完中南美洲高峰會議,可以感受到他們難以負荷,都相同一批人在和各國談判。

另外,臺英協議和臺加即將簽署的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及臺美貿易倡議協定效力有何不同?鄧振中說,臺美協定需要國會批准,法律地位很高;加拿大則不需要國會批准,英國也是。

鄧振中強調,臺灣跟各國會透過不同種安排、不同套方法,提供機會先打下基礎,對未來發展國際關係很有幫助。而談判就是爲了把差距弄小,甚至弄平,企業界就不用爲了做生意,要適應不同規矩,讓企業界未來可以面對相同的環境。

針對是否還有跟其他國家簽訂類似臺英的協議?鄧振中不願透露,僅說有時候就是會給大家一些驚喜,而在經貿辦招牌之下是不會停止接觸,有機會就去挖、去嘗試,惟每個國家模式不一樣,很難一體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