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自制《第一街》首部曲

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自制全新文學音樂劇《第一街》首部曲,10月1日盛大公演。(曹婷婷攝)

《第一街》首部曲找來澎恰恰擔綱說書人。(曹婷婷攝)

《第一街》首部曲找來澎恰恰擔綱說書人,娓娓道來臺南歷史。(曹婷婷攝)

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自制全新文學音樂劇《第一街》首部曲,以23年前、臺灣解嚴後最大規模文化抗爭延平事件」當主角,澎恰恰詮釋說書人,5幕戲12首樂曲,由金曲獎常勝軍李哲藝量身打造,說唱臺南歷史給全民聽。《第一街》首部曲將於10月1日晚上7時30及10月2日下午3時30分,在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

臺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以「文學音緣」系列計劃,推出《第一街》首部曲,更首創3年計劃,第1年首部曲由說書登場,第2年音樂會、第3年進階音樂劇。團長劉文祥表示,臺灣第一街就是現今的延平街,1994年,延平街拓寬與否,引發解嚴後最大的一場文化抗爭運動長達1年半的《延平街事件》,讓這條原已沉寂的老街,躍上全國新聞頭條,《第一街》是從史實基礎發展小城故事

藝人澎恰恰擔綱《第一街》說書人「椪餅伯」,穿針引線娓娓道出故事主人翁楊勇星、林茉莉情緣,也帶出第一街300多年的曲折榮辱,猶如鹹酸甜的滋味。故事原創由曾獲文學獎民管行政人員王貞君撰寫,樑越玲編劇紐約大學音樂劇表演碩士曾慧誠導演。

文化局長葉澤山說,這幾年文化運動頻繁,延平街抗爭是很多老臺南人記憶一部分,透過音樂、文學呈現歷史,20年過去回望拓寬對或不對?文化事件也有了被重新思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