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推數位AQI空品推播系統 環保局長林健三化身老師 

臺南市環保局林健三,化身空品老師,以互動式教學方式,向學生宣導認識AQI空氣品質指標。(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市環保局長林健三6日上午化身爲空品老師,以互動式教學方式,向臺南市立後甲國中學生宣導認識AQI空氣品質指標,並與後甲國陳瑞榮校長及學生攜手啓用AQI空品推撥系統現場學生對新設的數位推播系統展現高度興趣與好奇。

林健三局長表示以往學校社福機構及醫院都是懸掛空品旗,因旗幟天天懸掛容易造成污損。爲解決此問題,今年特地選擇30處設置數位空品推播系統,設置地點包含5所學校(新進國小、大灣國小、後甲國中、大成國小及新南國小)、5間社福之家(永華社福大樓、無障礙福利之家、民治社福大樓、北門區福利服務中心松柏育樂中心)、3所公家機關東區環保局、市府永華及民治市政中心)、8間醫療機構(成大醫院、臺南市立醫院、麻豆新樓醫院、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臺南醫院、新樓醫院、奇美醫院及柳營奇美醫院)、7處公園(臺南都會公園、小東公園、水萍塭公園、巴克禮紀念公園、平實公園、億載公園、瀛綠都心公園)及1間百貨公司(大遠百)。

環保局表示,空氣品質推播系統除可即時顯示臺南市4個監測站的空氣品質,也增加市府相關重大政策的宣導與推播,提供民衆輕鬆掌握最新最快的空氣品質資訊,讓敏感族羣出門在外也可以瞭解最即時的空品資訊。

除此之外林健三局長也化身老師,進行空品學堂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式教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什麼是PM2.5和臺灣目前使用的空氣品質指標各顏色代表意義,以深入淺出方式讓學生們加深對空氣品質的認識。

環保局表示臺南市空氣品質正逐年改善中,從103年到107年的1月至10月同期來看,PM2.5發生紅害日數創下5年來最低,今年1月至10月空氣品質指標AQI發生紅害日數爲8天,較106年同期日數減少約一半,更較104年同期減少20天,由數據顯示臺南市空品改善已有明顯具體成效。

臺灣高山地形發達,在冬季盛行東北風,西南部就屬於背風面天氣穩定空氣缺乏對流,導致秋冬季節空氣污染物便不容易擴散,環保局對於秋冬空氣品質容易不佳的季節,投入大量管制能量,包括增加洗街車清洗街道揚塵(由每月4650公里提升至10600公里)、增加工廠工地檢測及查覈的頻率60%等,聯合UAV陸空聯合稽查並針對路邊高污染的車輛進行管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