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香科繞境土城香、瘟王祭接棒 靈濟殿海上會香也登場

臺南安平靈濟殿與高雄市園區鳳芸宮4年1次「海上會香」,將於5月1日上午在安平港區內舉行。(靈濟殿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2021臺南香科年從3月安定蘇厝真護宮王船祭開跑後,接續的9年1科鹿耳門天后宮臺江迎神祭也已熱鬧登場,掀起香科年首波高潮後,第二波將由正統鹿耳門聖母土城香及安定蘇厝長興瘟王接棒,連安平靈濟殿與高雄市林園區鳳芸宮4年1次的「海上會香」,也將於5月1日上午在安平港區內舉行。市長黃偉哲認爲,臺南是「衆神之都」,廟宇香科活動不僅是在地文化特色的展現,對喜愛傳統廟宇文化及香科典故遊客,更是認識在地常民特色的參訪重點。

今年的土城香將於國曆4月30日至5月2日登場,土城香爲市定民俗,與西港香、麻豆香、學甲香及蕭壠香合稱爲「南瀛五大香」,由祀奉天上聖母媽祖的土城聖母廟所舉行,早期屬「西港香」刈香,從1961年起自行辦理刈香活動,每3年舉行1次。土城香舉行時,會將廟內百年前拾獲的古王船恭迎至廟前,接受信衆的祭拜,該王船雖見於王醮場合,但只祭不送,祭祀完畢,再將王船送回廟中供奉,此爲土城香與衆不同之處。

今年瘟王祭將於國曆5月1日至5月8日登場,蘇厝長興宮主祀玉敕代天巡狩十二瘟王,是一座典型的瘟王廟,早在1772年開辦第一科王醮祭典,後依神示每逢醜、辰、未、戌年舉辦,是歷史紀錄曾文溪流域最早開始的王船祭典。相傳最初以「放水流」(遊地河)方式送王,首科王船曾泊靠於曾文溪北岸的「下宅18欉榕凹湖仔」,爲人撿拾奉於八份姑媽宮,後被迎入西港慶安宮,進而發展出已列爲國定民俗的「西港王船祭典」。長興宮平時內殿只有3支「王令」未見「金身」,通常在3年一科王醮之前,才由紙糊匠師恭塑綢制金身,從曾文溪畔開光再迎請回廟安奉王府,每日遵古禮三朝祀王行儀

另外,臺南安平靈濟殿與高雄市林園區鳳芸宮4年1次「海上會香」,也將於5月1日上午在安平港區內舉行。屆時,林園區廟方將出動27艘漁船與36頂神轎,從海上來到安平,加上搭車輛陸上來到,約近3000人的進香團來到安平。

靈濟殿主委何志章表示,在更早時期,漁船捕魚僅能靠羅盤來辨別方向,若遇到天氣變天,在海上不容易分清東西南北,林園漁民迷失方向時,就是靠靈濟殿前的亮燈往安平港內行駛並避風雨,久而久之,爲感念靈濟殿的何府千歲庇佑,邀請何府千餐分靈到林園,並在鳳芸宮(供奉媽祖)旁興建靈帝殿供奉,隨着兩地情誼逐漸建立起來,本來在路上會香的活動增加海上會香,讓漁民也可以共同參與、祈求福氣原本不定期的海上會香也改成4年一次後,至今已第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