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兩射洲際導彈,美正爲與俄續約無果做準備

(原標題:核觀察|一個月內兩射洲際導彈,美正爲與俄續約無果做準備)

美國再次試射一枚“民兵”-3洲際導彈。一個月內兩次試射“民兵”-3洲際導彈,美國積極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無果做準備。

美國當地時間9月2日凌晨,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未裝藥的“民兵”-3洲際導彈。

“民兵”-3導彈試射。

一月兩射導彈,還有“末日飛機”參與

范登堡空軍基地擁有航天發射場,也是導彈測試基地,美國第一枚中程導彈雷神”和第一枚洲際導彈“宇宙神”都是在此地試射,現在基地主要進行“民兵”-3洲際導彈的測試。因此,范登堡空軍基地並不是美國洲際導彈部署基地。

這枚導彈的再入飛行器在飛行大約4200英里(約6759公里)後到達馬紹爾羣島的誇賈林環礁。這也是美軍今年第三次試射“民兵”-3導彈,三次發射試驗的內容也基本相同,比如發射地點相同,靶標地點也相同。

對於此次導彈試射。美國空軍在新聞稿中稱,這次試射表明,美國的核威懾力量是安全、可靠、有效的,試射不是對世界範圍內的特定事件或是地區緊張局勢的迴應。

美國空軍第576飛行測試中隊指揮官奧馬爾·科爾伯特上校說:“這次作戰測試發射是幾個月艱苦工作和準備的成果,涉及多個合作伙伴。”“這項任務看起來容易,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試射不是對世界範圍內特定事件或地區緊張局勢迴應。”這個表述不出意外,各核大國關係雖然遇到一些波折,但還遠未到動用核武器進行鍼對性威懾的程度。沒有針對性威懾,但卻有疫情情況下展示美國核威懾能力可靠性的考慮,這一點美國空軍也在報告中提及。

由於“民兵”-3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品,爲了檢驗“老傢伙”的可靠性,美國空軍每年都會進行5次左右的試射,這有點像我們的抽檢發射。2018年,“民兵”-3導彈進行了5次試射,2019年進行了4次試射。在2018年7月的試射中,一枚“民兵-3”導彈在太平洋上空發生故障墜毀,這是該型導彈最近一次試射失敗記錄。

此次“民兵”-3試射爲夜間發射。

8月4日發射的指揮控制是在一架E-6B“末日飛機”空中指揮機上進行。由於該飛機主要用於核戰爭,又被稱爲核指揮機。

在覈作戰指揮體制運行過程中,戰略通信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美國核作戰指揮機構包括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國家預備軍事指揮中心、全球作戰中心、以及空、海軍核部隊指揮機構等,戰略通信設備包括戰略通信衛星長波(超長波)地面通信設施、核指揮機等。

美國目前擁有E-4B和E-6B兩種核指揮機,其也是美國國家軍事指揮中心的備份指揮設施。當美國本土受到核攻擊或大規模常規空襲時,最高領導層可在飛機上保持與本國戰略核力量之間的聯繫和指揮功能。

兩種指揮機都基於大型民航客機研製,航程遠、舒適性高,機體都進行過加固處理,有效提高了核戰爭環境下的生存力。其機載電子設備包括超高頻衛星數據鏈、搜索雷達、塔康系統,甚高頻無線電導航、雙重無線電羅盤等,不僅可與分佈各地的政府組織和軍隊部門聯繫,也能接入民用電話與無線電通信網。

發射井中的“民兵”-3導彈。

展示彈頭能力,爲退約做準備

此次試射的“民兵”-3導彈是否多彈頭版本還沒有公開的信息,但8月4日的試射確認使用了多彈頭。雖然美軍一部分“民兵”-3導彈配備了多彈頭載具,但很少在試射中安裝全部的彈頭,8月4日試射是27年首次在抽檢現役導彈中使用多彈頭。

“民兵”-3由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掌管,目前擁有3個陸基核導彈聯隊,隸屬於第20航空隊,指揮所位於懷俄明州沃倫空軍基地。 3個陸基導彈聯隊包括駐紮在蒙大拿州馬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的第341導彈聯隊、駐懷俄明州弗朗西斯·E·沃倫空軍基地的第90導彈聯隊和位於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空軍基地的第91導彈聯隊,每個導彈聯隊下轄三個導彈中隊,每個中隊下轄4個導彈小隊,每個導彈小隊通常下轄10個“民兵”-3洲際導彈發射井。

“民兵”-3導彈多彈頭載具和彈頭。

由於“民兵”-3洲際導彈是目前美國陸基核力量裝備的唯一一種洲際導彈,其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非常重視該導彈系統升級改造工作,進一步提升導彈系統性能。最新的現代化項目包括升級Mk21再入飛行器的武器、引信和火力組件總成本將超過10億美元。此次升級的目的是延長使用壽命,可能還包括提高彈頭的瞄準效能,升級後的導彈可服役至2030年或者更長。替代“民兵”-3導彈的下一代洲際導彈“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BSD)由諾·格公司研製,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美國空軍將授出合同,項目爲期20年,預計耗資850億美元。

筆者認爲,一個月內兩次試射洲際導彈,並且時隔27年在抽檢現役導彈中使用多彈頭,這是特朗普上臺後增強核力量動作的一部分,由於近幾年美國的對手加快部署多彈頭洲際導彈(美國全球部署反導系統所致),美方也認爲應展示“民兵”-3導彈的多彈頭投擲能力,並且與俄羅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部署更多的多彈頭載具。

今年6月,美國和俄羅斯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軍控對話,主要討論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相關問題。但近10小時的會談未取得具體成果,雙方只在舉行下一輪對話原則上達成一致。目前,距離這一條約到期還有不到半年時間,留給雙方的談判時間所剩不多。條約是否延長主要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美國態度消極,加上疫情、大選等因素的影響,雙方達成協議難度很大,動用核指揮機、試射多彈頭洲際導彈、一月內兩次試射……美國正在爲續約無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