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農發5年虧1.33億! 陳吉仲嘆「在立院被當政治提款機」

陳吉仲(右)、農發董事長洪忠修(左),和 臺農投董事長楊世沛(中)。(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7日)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率臺肥公司、臺農發公司及臺農投公司等3家公司董事長就「臺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臺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績效、海外行銷成果不彰(含成立至今公司財報表虧損獲利情況等)報告並備詢。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提到臺農發過去三年一直被詬病定位不清楚等問題,陳吉仲說,政治上,這三年都被外界叫做「政治提款機」。

邱議瑩說,臺農發三年過去一直被詬病,過去跟農民爭議不談,定位到底現在搞清楚了?過去三年虧損可以當作前期打地基,只是到底未來要做什麼?又看到董事長洪忠修接受媒體專訪說「強項推銷香蕉鳳梨」,但只有這兩項臺灣品產很多種,若外銷主力現在先推這兩項,勉強可接受,問陳吉仲未來定位?

陳吉仲表示,「定位是要做出典範生產到外銷一體成形,給農民、業者看,要賦予市場通路。」洪忠修解釋,定位很清楚,要把小農產品集中起來到海外市場,至於媒體專訪強項部分,一開始是說早期臺灣優勢是鳳梨、香蕉,但其實還有下文,就是定位要開新市場品項

▲臺農發虧損1.33億。(圖/記者許展溢攝)

邱議瑩強調,臺農發定位不清楚、沒整合等狀況要趕快着手進行。最後陳吉仲則是提到,政治上,這三年到立法院都被外界叫做「政治提款機」,他接着說,認爲臺農發要做的 就是改變臺灣農業所有結構現況,如果這三年根基做好了,「未來臺農發會愈走愈順」。陳吉仲還特別提到,臺農發首次爲了把鳳梨賣到澳洲,打電話、傳簡訊、寄信件等就1500多次,所有工作都要做好,這也是臺農發要做的,「不管外界要怎麼解讀臺農發,會要求臺農發要做典範,開通新市場等,跟所有通路、冷鏈業者共投合作,把每個動作做好。」

不過,臺農髮長期被質疑的是與民爭利,陳吉仲用「政治提款機」形容似乎不恰當。記者詢問洪忠修政治提款機是什麼意思?他則一臉困惑說「你要問他,怎會問我」。立委陳亭妃質詢則秀出一張圖表內容顯示2017年至今臺農發虧損1.33億,陳亭妃說,臺農發的問題容易被污名化等,臺農發的關鍵就是不跟現在既有的通路搶生意,也不跟現在的業者搶生意,要開拓的是不同通路,開闢新通路要更多時間管道、更多力量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