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高壓拒梅雨鋒面於門外 專家:5月降雨極不樂觀

賈新興說,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梅雨鋒面下不來,預計5月26日到6月1日太平洋高壓減弱,南海轉爲西南風,但是仍缺少梅雨鋒面。(賈新興提供)

臺灣正面臨56年來最嚴峻乾旱,去年下半年缺水至今仍無改善跡象,尤其受太平洋高壓籠罩,鋒面難以南下,不少水庫蓄水量已低於2成,臺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針對降雨趨勢分析,由於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5月降雨極不樂觀,6月初纔可能「寄望雨神的降臨」。

賈新興表示,總結未來的降雨趨勢,未來一週,也就是5月25日以前,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梅雨鋒面下不來;5月26日到6月1日太平洋高壓減弱,南海轉爲西南風,但是少了主角梅雨鋒面;6月2日到6月9日爲西南季風降雨型態,只是滯留性梅雨鋒面還不明朗降雨量區域需要3到5天前才能逐步明朗,但可以寄望雨神的降臨;6月12日之後熱力條件適合午後熱對流發展,降雨將轉爲午後降雨的型態。

氣象達人彭啓明表示,今(18)日清晨梅雨鋒面不穩定的交界處距離臺灣北方超過200公里,今天高溫和過去幾天相比,中部以北會略降2-3度,南部還是差不多,預計中午時中部以北近山區、南部山區及東半部有陣雨發生機會,靠山區降雨量普遍約在5-15毫米,最大值可能約20-40毫米,較大值可能在北部靠山區及東半部靠山區,預計這波鋒面仍滯留,週三(19)略北擡,屆時臺灣北部仍有局部陣雨,週四(20)、週五(21)轉趨晴朗炎熱,未來2周內大致維持類似的天氣

彭啓明指出,這樣的天氣非常不像典型5月梅雨的天氣,反而很像是梅雨過後,6月底7月初太平洋高壓延伸過來,宣告盛夏大氣環流特徵,雖然各種天氣與氣候預測數字上顯示降雨逐步回到正常到偏少,但臺灣的降雨沒有樂觀的條件,必須要加大力道的做最壞的打算,纔可以應付這波長期的乾旱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