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回臺投資 叩關兆元有望

臺商回臺踊躍,本週將突破100家企業投資金額衝破5,000億元大關年度目標提前達陣,全年向7~8,000億元邁進。有官員表示,倘若中美貿易戰未有停火跡象,向兆元叩關也並非不可能。

累計至上週爲止,臺商回臺投資共98家、投資金額4,973億元,本週審查家數可望破100家、投資金額約300多億元,總統英文設下5,000億元年度目標提前達標,後續仍有40多家排隊待審中,顯見在貿易戰駁火下,臺商回臺力度強大。

投資臺灣事務所所長張銘斌表示,「不會因此滿足」,後續會緊盯企業是否落實投資,若有問題會積極協助排除投資障礙預計年底有1,600~1,800億投資到位。

整理27次投資臺灣聯審會通過名單中,超越200億元案件總投資約1,841億元,佔整體約36%。回臺企業涵蓋電子金屬材料生技汽車化學紡織產業,主要位在臺中有27家,臺南13家,桃園13家,高雄11家。

個別廠商言,投資第一名是不具名的電子綠能大廠,申請在桃園投入547億元;其次是26日甫通過的友達光電407億元,預計在桃園及臺中現有廠區擴建;第三名是某不具名半導體封測大廠,預計在高雄投資357億元,第四名是電子十哥之一關鍵零組件大廠,在高雄投資330億元,第五名是不具名被動元件廠,也在高雄投資200億元。

以產業類別分析,投資最多電子資訊類約近3,600億元,佔總數逾7成,含網通伺服器、半導體、面板印刷電路板、被動元件、鏡頭等;其次金屬機電,投資金額700多億元,含汽車。金屬、材材等;第三是民生化工約600多億元,含生技、化學、紡織等。

從臺商回臺分佈區位來看,聚集北部的桃竹苗最多佔33%;其次中部的中彰投佔27%、南部的雲嘉南佔20%,高屏佔15%。

官員說,今年臺商回臺投資總額約上看7~8,000億元,但下半年若貿易戰走向悲觀,沒有停火跡象,甚至美國擴大課稅範圍,臺商回臺衝刺到兆元,並非全無可能,端視貿易戰走勢而定。

知情官員表示,第二波臺商回重點供應鏈,因第一波大廠已移回高階產線,第二波緊跟着是供應鏈廠商,其在臺可能沒有土地或在臺廠房較小,有較大土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