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三大事業引擎 全面噴發

臺塑集團今年在歐美石化供給事故頻傳,加上後疫情時代車市鋼鐵及5G、半導體等需求升溫,帶動塑化、鋼鐵及電子材料、DRAM報價強勢狂飆,不僅臺塑四寶上半年獲利可望交出超越去年全年翻倍表現,臺塑越鋼、南亞科南亞電路版等獲利也豐收告捷,集團旗下石化、鋼鐵、電子三大事業引擎全面爆發。

分析師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基礎建設推進,有助帶動石化行情需求,而鋼鐵、電子材料、DRAM更因供需吃緊狀況恐延續至明年,讓臺塑集團適時掌握後疫復甦商機,推估臺塑集團2021年整體稅前利益可望強勢衝高、上看3500~4000億元。

疫情干擾,臺塑集團2020年整體營收1.兆68億元,年減17.9%,稅前利益1,314億元,年衰退36.2%。兩岸、美、越四大生產基地大陸獲利逆勢攀高。

其中,臺灣地區稅前利益減少35.4%;美國廠區更因疫情嚴重拖累經濟表現,稅前利益較前一年大幅衰退125.9%。 大陸廠區因下半年疫情逐受控制,全球訂單轉進,2020年營收2,569億元,年減6.43%,稅前利益逆勢攀揚、達204億元,年增89.3%。

臺塑集團認爲,大陸因疫情控制得宜,且海外供應鏈受疫情影響部分訂單移轉,下游加工石化產品出口可望增加,加上2021~2025年「十四五計劃」將建構國內循環主體,擴大傳統基建及AI、5G及大數據等新基建投資預期有利提升集團銷售

此外,臺塑集團建立完整電子原材料上下游一貫生產作業,並投資DRAM及矽晶圓等最上游關鍵性材料,因應新世代5G、AI、自駕車、雲端智慧化發展趨勢,展望看好。

南亞科投資3,600億元分三階段啓動擴產及製程升級,成爲臺灣第一個自主研發10奈米技術DRAM廠,也是臺灣史上最大記憶體投資案,一期擴建預計2023年底完工。

南電看好5G基礎建設需求,提前佈局,去年高階網通載板銷售持續成長,繪圖晶片載板銷售也優於預期;系統級封裝載板應用領域持續增加,全球高階IC載板的產能供給不足,半導體公司爭搶產能,去年成爲轉型後表現亮眼一年,今年崑山廠區ABF擴建第一季投產營運蓄勢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