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四年來首例!印尼女看護感染布氏桿菌病

女性外籍看護感染布氏桿菌病,確診爲境外移入病例。(圖/記者徐文彬攝,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臺北報導

福部疾病管制署27日公佈一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病例,爲35歲印尼籍女性看護,本月3日因出現發燒、下背痛無法移動等不適症狀,由僱主帶至診所就醫,7日至10日間因病況未好轉至醫院就醫並住院,經檢驗確定爲布氏桿菌病,目前個案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表示,個案自去年5月入境至今未再出境,近期無國內旅遊史,且未曾飲用未經消毒奶製品乳酪、無接觸生肉類生食習慣,因布氏桿菌病潛伏期爲數週至數月或至半年,雖個案入境已15個月,但由檢驗結果懷疑以前曾經感染,此次爲之前治療不完全復發感染,故研判爲境外移入病例。臺灣並非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區,但曾於2011年5月至10月間出現5例,分別於非洲東南亞中國大陸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傳播人類則因爲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食入乳製品而感染,主要症狀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冒汗、頭疼、背痛及四肢無力,嚴重者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布氏桿菌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其中公共衛生不佳的國家病例較多,常見於地中海地區東非中南美洲中東等地,東南亞部分生產乳製品的農場也曾爆發流行。

疾管署呼籲,民衆前往上述高風險流行地區旅遊時,應避免生食牛、羊肉、動物奶以及起司冰淇淋等乳製品,或與動物過度親密接觸,如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及通報

▼布氏桿菌病介紹及及預防方法。(圖/翻攝自衛福部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