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專成果鑲金鍍銀 勇奪五項愛迪生獎

經濟部技術科技專案傳捷報!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揚名2020年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共奪一金一銀三銅五項大獎。五項獲獎技術分別以科技解決民衆或企業切身相關的問題,例如癌症治療、減少交通事故、提高製造效率、居家健康等,在全球近400件參賽技術中脫穎而出。愛迪生獎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今年同步獲獎的國際機構有3M、麻省理工學院、IBM等,顯示我國研發能量與國際並駕齊驅。

其中,工研院「無甲醛環保接着劑」勇奪金牌,領先同類別之陶氏化學;金屬中心「金屬扣件智慧製造技術」拿下銀牌,而工研院「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以及金屬中心「仿生智能AGV艦隊系統」,甫在去年拿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今年再度榮獲愛迪生獎銅牌,顯示國際對其技術創新給予高度評價。資策會「智慧機車安全警示系統」也獲得銅牌獎。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表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默(Paul M. Romer)主張,科技創新才能確保經濟成長,技術處長期以科技專案厚實我國科技研發實力,今年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等三個研發法人,共拿下五項愛迪生獎,範疇涵蓋生技醫療綠色科技、亞洲矽谷、智慧製造等產業創新面向,爲我國研發機構在國際爭光,彰顯科技創新的能量,成果將逐步商業化,增進經濟發展。

生技醫療方面,癌症連續37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榜首,工研院「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以磁珠活化T細胞打擊癌症,拿下愛迪生銅牌獎!目前針對血癌淋巴癌、骨髓癌等血液癌進行研究,下一階段目標是要讓此技術可以應用在實體腫瘤癌症的治療上,可望爲免疫細胞療法增添治療新利器,目前已與相關醫學中心合作,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臨牀用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級產品,爲精準醫療市場拓展新商機。

綠色科技方面,全球高達9成的木製合板採用內含尿素甲醛樹脂的黏着劑,所製成的傢俱會持續釋放致癌物,工研院「無甲醛環保接着劑」應用纖維素爲基底,開發出不含甲醛的環保接着劑,拿下金牌,已獲得臺、日、美、歐等地專利,併成功打進國際知名連鎖傢俱大廠供應鏈,完成產品認證,預計2022年前逐步導入無甲醛木材黏着劑。工研院也成立新創公司,將協助建築、裝潢傳統產業往無毒方向轉型升級,爲民衆提供更健康無毒的生活環境。

亞洲矽谷方面,臺灣機車密度爲全球第一,超過75%的交通事故車種傷亡人數都來自機車,資策會系統開發的「智慧機車安全警示系統」以科技保障交通安全,奪得銅牌獎。本技術協助駕駛依前方路況提早反應,避免於彎道或交叉路口發生意外,降低機車整體事故及傷亡比例。自2018年初機車在東華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佛光大學校園內導入運行經實證發現,設置智慧型路側設備之處,機車平均速率較導入前降低2%~14%,車輛衝撞前預警秒數也較導入前大幅改善約50%。

智慧製造方面,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預計10年後勞動力人口將比現在減少200萬人,產業面臨缺工,金屬中心獲獎的兩個技術,有助提高生產效率。「金屬扣件智慧製造技術」獲得銀牌獎,將數十年老師傅的經驗數位化,解決傳統扣件依賴人工、缺乏即時資訊等問題,導入後新產品開發試作效率提升50%、調校效率提升3倍,並取代傳統人工抽檢作業,達到線上全檢目標,良品分類正確率99%以上;透過產業雲服務將製程資訊彙集,從試產量產成本可減少50%以上。除扣件產業外,也使用在金屬衝壓、鍛造、壓鑄等領域,使國內製造業具備國際接單成爲一線大廠的能力,爲產業創造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金屬中心研發「仿生智能AGV艦隊系統」獲得銅牌獎,以無線智慧協同搬運系統,同步操控多臺自動導向車(AGV),360度移動全向輪設計架構,即使室內狹小也能靈活搬運;此外,面對體積大且不規則的載體時,可組成多臺AGV,一起完成搬運任務。是同時具有無線智慧、彈性運用、靈活移動三大特色的無人搬運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