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家超猛!進駐「漫畫基地」閉關2月畫出驚人神作

臺灣漫畫實力太猛,2個月進駐「臺灣漫畫基地創作成果讓人吃驚。(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臺灣原創漫畫實力爆棚!今年1月在臺北華陰街正式開幕「臺灣漫畫基地」,爲了支持更多漫畫家創作,文化部進行「臺灣漫畫基地進駐計劃」,第一批徵選出4組漫畫家,讓他們可以來這裡進行爲期2個月的創作,許多創作者總是最早來、最晚走,回到家仍繼續畫,如今都已完成各具特色的驚人作品,讓人難以置信「這是花了2個月就創作出來的作品!」而首波成果展也自即日起至6月30日展出。

▲觀看成果展,很難想像這些是2個月內創作出來的作品!(圖/記者林育綾攝)

108年「臺灣漫畫基地進駐計劃」第一梯次成果展即日起舉行,4組創作者是在4月至6月10日期間進駐創作,包括陳志瑋(小G瑋)、葉佳緯謝偌團隊盧卡斯張均旻)、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等。據悉不少漫畫家常常是最早來、最晚離開,回到家仍繼續畫,一天至少花費16小時以上在創作,就能完成如此結構完整、創意又豐富的作品,可見相當珍惜並用心看待此次機會;還有不少創作者說「來這裡真的有靈感!」

4組創作者的作品也相當特別,還有不少是在華陰街取材,更有把周邊老房子擬人化」的創作,以及具奇幻色彩的轉生輪迴、只能存活7日的新人類故事,都能在此次成果展中看見。

▲從華陰街取材,創作出12座星座街燈。(圖/文化部提供)

例如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以「躍動華陰街–漫繪造街計劃」爲題,集結22位漫畫家所設計的10個地景人孔蓋、12座星座街燈,希望將漫畫元素導入華陰街。

▲謝偌聖團隊創作只能存活7日的新人類故事。(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謝偌聖團隊結合漫畫編劇、漫畫家、遊戲企劃跨域創作人才,除了謝偌聖本人擔任漫畫編劇外,並邀請巴西人體漫畫家盧卡斯(Lucas Paixão)及遊戲企劃張均旻共同執行「7日的人生~原創全綵漫畫&App遊戲企劃」,現場展出全新創作的全綵漫畫圖像及遊戲雛形,帶領檯灣觀衆以遊戲的方式深入創作團隊的7日人生觀

另外人氣繪師陳志瑋(小G瑋),今年入選「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Talent100」,他與《妖怪臺灣》作者何敬堯合作的《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剛出版,他這次的進駐計劃「轉生賦-降魔轉生」融入轉生輪迴的觀念,運用極具東方奇幻風格的水彩畫,探討人若轉世後還保有前世記憶,人們會做什麼。

▲人氣繪師陳志瑋(小G瑋)作品「轉生賦-降魔轉生」融入轉生輪迴的觀念。(圖/記者林育綾攝)

最後是創作者葉佳緯,他的作品「臺灣建築故事」將老房子和建築「擬人化」十分生動!他以漫畫基地爲中心點,經過實際的田野調查後,用擬人化的方式,畫出臺灣傳統民居洋樓、車站、市街日式宿舍、工廠、軍隊、神社、電梯大廈等30個主要建築角色,「讓建築活起來自己說故事。」這些建築穿越時空,結合從清末到現代的歷史演變,也構成臺灣的歷史故事。現場更將漫畫擬人化角色以3D列印跟VR實境體驗,讓觀衆彷彿能與建築物角色實際接觸。

▲葉佳緯作品「臺灣建築故事」,將老房子和建築「擬人化」。(圖/記者林育綾攝)

▲葉佳緯親筆手稿,他讓臺北的老建築活起來「自己說故事」。(圖/記者林育綾攝)

4組漫畫家也以「基地的日常」爲主題,各繪製一幅漫畫贈予文化部,收藏在漫畫基地。另外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代表進駐的漫畫家鄭硯允先生,手繪的華陰街小吃一系列漫畫,也都在本次成果展展出,讓民衆一窺漫畫家在基地的創作生活日常,更看見臺灣原創漫畫的實力!

▲漫畫家也以「基地的日常」爲主題,各繪製一幅漫畫贈予文化部。

▲今年首批進駐「臺灣漫畫基地」的漫畫家們舉辦成果展。(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陳瑩芳司長表示,鄭麗君部長上任以來十分重視臺灣的漫畫產業,推出多項政策支持漫畫創作和產業發展,包括爭取前瞻預算,推出漫畫輔導金提升漫畫作品質量,更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重啓《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漫畫人文期刊》(簡稱CCC創作集,以臺灣史地爲題材,經由漫畫家創作爲漫畫連載),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漫畫發表平臺,並結合科技將CCC創作集成果前進「臺北國際書展」和日本最大動漫科技展會NICONICO展出,獲得非常好的迴響

此次推出「臺灣漫畫基地進駐計劃」,讓徵選創作者於4樓漫畫家沙龍創作交流,同時提供獎勵金讓漫畫家們能安心創作,成果十分豐碩,彼此互動交流也十分密切,未來文化部也會協助辦理相關媒合活動,讓進駐成果的進一步發展。首批成果展於即日起至6月30日於臺灣漫畫基地展出!

▲今年1月成立的「臺灣漫畫基地」聚集國內漫畫家人才及作品。(圖/記者謝婷婷攝)

臺灣漫畫基地地址:103臺北市大同區華陰街38號開放時間:10:00-20:00108年「臺灣漫畫基地進駐計劃」首批成果展自即日起~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