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古都西安遊 一日讀懂千年(上)

作者西安高鐵站。(作者提供)

西安是歷經風霜的千年古城,充滿歷史痕跡,爲探尋歷史長流的源頭,去西安旅遊期能如西安高鐵站的標語一樣「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讀懂千年」。

文化古城風韻猶存

西安古稱長安,從西周到隋唐,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近1100年的建都史,久爲京畿重地,彙集了豐富的歷史遺蹟及出土文物,西安已成爲一個天然歷史博物館。

西安城牆將市區分爲城內區和城外區,城內區是昔日皇城,走訪城內區,區內筆直寬闊整齊劃一的街道,構成棋盤狀的市容,說明皇都的恢宏氣魄;身旁是千年歷史古蹟,斑駁景物,撼動心絃,能不發思古幽情

西安城牆是世上保存最古老的城牆,現存城牆爲明朝初年,以唐長安皇城基礎上擴建而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初爲夯土城牆,於清朝時,增砌城牆外壁及頂面,以牆磚完整包覆整個內城,形成了今日的外貌;城牆長13.74公里,牆高12公尺,底寬15到18公尺之間,頂寬12到14公尺不等,雄偉壯觀。

城牆上有電瓶車可供遊客乘坐,搭乘電瓶車繞城一週約需一小時餘;夜間四座正門及十四座敵樓燈火輝煌,城牆上懸掛紅燈籠現代感十足,與白天古老的氣氛呈明顯對比,城牆已經成爲西安的一個文化品牌。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西安驪山之北,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分爲一、二、三號坑,一號坑爲長方形,是一個方陣格局的代表,爲車兵步兵組成龐大的軍陣;二號坑略曲尺形,由步兵、騎兵、車兵和弩兵組成;三號坑呈凹字形,是軍陣的指揮系統。三座兵馬俑坑,排列成面向東方的軍陣,表現東向爲尊的禮制,也呈現秦朝威鎮東方的形勢。

秦始皇的地下軍團

兵馬俑內的陶俑,令人感到非常震撼,仿若真人般的俑像栩栩如生,神韻各異,千人千面,難怪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戰馬肌豐骨勁,整體規模宏偉,陣容壯觀,佈局複雜,彷彿是秦始皇八千御林軍的軍團再現,也間接驗證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

兵馬俑腳底下的牌子,除可承載兵馬俑的重量,並標示製作者的名字,以爲其製作的兵馬俑負責;猜想當年參與制作的工匠,處於秦朝法家高壓統治之下,部分系非自願的當作苦役來完成這些陶塑品,難免會將情緒投射於陶俑的製作,爲保證兵馬俑品質,雖採用實名制,但仍有些兵馬俑面無表情,或是魂不守舍的樣子,間接透露出製作者的無奈心情。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介紹,兵馬俑都是單眼皮,爲此曾舉行研討會討論此事,最後的結論爲秦始皇可能爲單眼皮或秦國全國人都爲單眼皮吧。兵馬俑均爲男性而無女性,說明了當時男尊女卑的現象。而兵馬俑的發現,爲當地人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當地有副對聯可資佐證:「翻身不忘共產黨,致富全靠秦始皇」,橫批爲「感謝老楊」;老楊是誰?老楊就是當年發現兵馬俑的農民。

西安事變劫持現場

華清池是西安著名溫泉勝地,風景秀麗,白居易的《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正是描述位於驪山北麓華清池的旖旎景象

華清池唐代原始建物早已不復存在,目前均爲後人所建的仿唐建築物。

華清池的「五間廳」,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避禍西安,曾就寢於此;1936年十二月,蔣介石來西安,以華清池爲臨時行轅,東北軍及陜軍發動「西安事變」,在「五間廳」劫持蔣委員長,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當年委員長來五間廳時,臥室辦公室是獨立的兩間房,西安的十二月風寒天冷,晨間由臥室至辦公室,須經室外走廊,至感不便,故將兩房打通。此次旅遊,看到當年臥室及辦公室隔牆中的銜接門,印證以往書中所載,甚感快慰。

1936年12月12日清晨,蔣聽到叛軍槍聲後,慌忙跳出後窗,欲由側門登後山,倉猝之下忘拿鑰匙,打不開門鎖,只好越牆而過,牆外有深溝,蔣跳下去跌傷了腰,在侍衛扶持下登上後山,隱匿在半山腰大石頭後面,後被東北軍劫持,當時蔣臉色蒼白,赤腳,身穿睡衣,渾身塵土,甚爲狼狽;1946年由國民黨將領胡宗南發起,在蔣當年的藏身處虎斑石旁,修建了「正氣亭」,1949年更名爲「捉蔣亭」,1986年更名爲「兵諫亭」;物換星移,同一亭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因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名字。

參觀唐朝千年古墓

西安擁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包括西安理工大學多所大學都曾在校園工地發現千年以上的古墓,故有「北京看牆頭,上海看人頭,西安看墳頭」的諺語。

西安葬有七十三位皇帝,但只有七十二個陵墓,其中唯一夫妻皇帝合葬陵就是乾陵。本次旅遊參觀了這唐朝千年古墓。

乾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陵園氣勢磅礡,呈現大唐盛世的風采。除主墓外,尚有懿德太子、公主、大臣等陪葬墓十七座。

乾陵南邊朱雀門外,神道的西邊有爲唐高宗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東邊則爲武則天的《無字碑》,一有文字一無文字,顯得很不對稱,引起後人諸多揣測。登上乾陵所在的梁山,居高臨下,襯托出陵寢至高無上的氣勢,陵前長距離神道的兩旁陳列有一系列的石刻羣,更添加了皇陵肅穆感。

乾陵獻殿前有61座蕃臣像,是當時爲唐高宗送行弔唁的外國使節雕像,雕像無頭無法辨認身分,無頭的原因,考古學家認爲可能是毀於地震,當地導遊則說是文革時期遭到破壞;無論如何,無頭的蕃臣像已成爲乾陵的標識之一,並說明了盛唐時期萬國來朝的景象。(蔣世安/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