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像是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鄭麗君:重建藝術史也是重建心靈
「順天美術館」收藏了橫跨一世紀的臺灣藝術家畫作,652件館藏品全數從美國平安回到臺灣,象徵重建國家藝術史跨進一大步!今(28日)文化部長鄭麗君提到,這是她部長任內充滿喜悅的一刻,她常覺得「臺灣人像是自己故鄉的異鄉人,站在這塊土地上,卻又對這塊土地上的一切如此陌生。」她認爲,藝術史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重建藝術史,就是重建臺灣人心靈的歷史。
▲鄭麗君(右1)形容「臺灣人像是自己故鄉的異鄉人」,將努力重建臺灣藝術史。(圖/鄭麗君臉書)
▲臺灣藝術家洪瑞麟在1960年的作品《礦工頌》。(圖/文化部提供)
大多人對西洋藝術史都有一定的瞭解,例如歐洲有米勒畫農人,卻很少人知道臺灣本土藝術家洪瑞麟,有許多描繪礦工、工人的精彩作品。鄭麗君提到,當時她接任文化部長那一刻開始,就不停思考,「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臺灣人重新去認識自己?」
3年前左右,文化部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過程中發現順天堂藥廠的創辦人許鴻源博士,早在40年前就已經爲世世代代的臺灣人預約了這場重建工程,「等待有一天提醒這個國家,要有自己的記憶、自己的靈魂,要承繼藝術家爲我們留下的時代精神。」
▲有「臺灣科學中藥之父」之稱的許鴻源博士,受教友廖繼春的鼓勵,展開臺灣藝術家作品的收藏。(圖/記者林育綾攝)
許博士家族自1979年起,歷經兩代,耗費長達近半世紀,在民間用自己的力量,一點一滴收藏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臺灣藝術家作品超過600件,這些作品橫跨近一世紀,可說是臺灣藝術史的縮影。而許博士生前曾說「這些畫不是我個人的,是臺灣人的財產,要完整蒐藏,不要分散,有一天要回家、回到臺灣。」因此長子許照信實現父親的遺願,將作品全數捐贈回臺。
▲鄭麗君(中) 去年親赴美國,與順天許照信董事長(左1)、陳龍飛館長(右1) 簽署捐贈合作意向書。(圖/文化部提供)
鄭麗君分享去年9月親赴美國,與許鴻源的長子許照信簽署「捐贈合作意向書」,回程的那一天剛好是中秋節,她在飛機上發現,「這是我這輩子和月亮最近的一箇中秋節,彷彿代表着:順天回家,其實就是一個月圓人團圓的故事,順天回家,讓我們的記憶更完整了。」
▲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右1) 特地返臺,希望捐贈行動打開臺灣人心裡的窗。
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今天也特地回臺,提到「我覺得今天不是回來開箱,我希望我是打開臺灣人心裡的窗,可以找到臺灣人自己最後一道幸福的光。」
鄭麗君深深感謝許博士家族兩代人的守護與無私,也提到陳飛龍館長常說,「許博士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一個不平凡的夢。他的心願,就是希望有一天他所收藏的畫能夠回到臺灣,屬於全體臺灣人,讓世世代代子孫可以欣賞。」
▲臺灣藝術家李梅樹作品《許鴻源夫婦像》,在今(28)日開箱。(圖/文化部提供)
她也說,許博士的收藏行動,遠在臺灣還沒有公立美術館之前,也在臺灣還沒走向民主化之前。許博士身爲一位科學家、企業家,卻立下了爲臺灣保存藝術史的宏願,「他的收藏行動,本身就是藝術史的一部分。」
▲臺灣藝術家倪蔣懷1938年作品《婦人坐像》。(圖/文化部提供)
▲廖繼春《公園一隅》作品也在現場開箱展示。(圖/文化部提供)
▲陳進《孔子廟》1948,膠彩,62x48.5 cm。(圖/文化部提供)
▲顏水龍《歸牧》1977,油彩、畫布,88x127 cm。(圖/文化部提供)
她形容,順天的652件典藏,就像一條長長的時光隧道,如果你走進去,會看到藝術家如何用創作突破時代的限制與思想的藩籬,透過不同時代藝術家的眼睛、畫筆與心靈,彷彿重新走過臺灣人曾經歷的每一段路程,重新感受每一代臺灣人生命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引領我們和前人相遇,呼吸他們的呼吸、生活他們的生活,也和我們自己相遇。
▲許照信(右1)完成父親的遺願,將館藏捐贈回臺,也象徵國家接下重建藝術史重任。
這些畫作回家後,鄭麗君也承認「深感肩膀上責任重大,我們承接的,不只是照顧這652件作品,而是大家期待建立臺灣藝術史的心願。」過去在臺灣,國家缺乏有系統的建立藝術史,因此文化部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這也是有史以來國家首次動用特別預算來推動藝術史。
而順天藏品的捐贈,爲重建藝術史跨出重要的一步,她向所有關心的前輩與朋友保證,會更加緊重建藝術史的腳步。她認爲,「藝術史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重建藝術史,就是重建臺灣人心靈的歷史。」
鄭麗君在28日晚間也於臉書發表長文,分享這席感言,網友看了也紛紛留言「讀完文章感動地哭了!」「謝謝順天,謝謝文化部。期待展出」「讓臺灣人找回自己的認同、文化和藝術吧!謝謝許博士、陳館長和鄭部長的努力讓這一切得以實現。」
相關新聞
►影/順天652件「國家寶藏」回家了!橫跨一世紀臺灣藝術家作品初亮相
►「這些畫不能分散、要回到臺灣」 順天652件「國家寶藏」返臺開箱被贊爆
►臺灣藝術品從美國回家鄉!「順天美術館」捐600件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