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10月起全面限塑 6成飲料店還在用

臺中市2023年10月1日起全面限塑,市長盧秀燕昨呼籲市民配合。 圖/聯合報系照片

中央推動禁用一次性塑膠杯,中市10月起祭出「限塑令」將全面禁用,市長盧秀燕昨呼籲市民配合。中市環保局統計,預計全年可減少1.06億個塑膠杯,但全市有近5千家飲料店,目前仍有6成使用塑膠杯,將加強宣導「限塑」。業者指出,有的品項單價低、成本高,拿環保杯減5元吃不消,10月1日限塑上路以後會考慮取消。

另外,臺中市推動使用「循環杯」,今年上半年在夜市、學校周邊有100家店家響應,總使用數約3萬人次,平均每站點每月僅50次;環保局長陳宏益說,循環杯使用率仍低,主要是疫情剛過,民衆對使用循環杯有疑慮,下半年在勤美商圈等4大人口密集處,有40處店家再加入,將加強宣導推動。

盧秀燕說,10月起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涉及重大消費行爲改變,呼籲市民響應,養成攜帶環保杯的習慣,全市連鎖、非連鎖飲料店、超商超市、速食店、大賣場、百貨公司美食街,與有店面的餐飲店等,都列入限塑範圍。

環保局表示,市府從4月起公告限塑令,10月上路,經過6個月緩衝期,讓飲料與餐飲業者清空塑膠杯庫存,限塑令生效後,違規店家將開罰1200元至6000元;全市列管4980家飲料店等業者,但目前仍有6成、近3000家仍在使用,呼籲加強盤點庫存,10月起勿違規。

連鎖加盟店業者昨指出,很多消費者不曉得將有限塑措施,業者只能加強在牆面貼告示宣導;目前還有不少庫存杯,只能儘快去化,也期待市府舉辦相關活動推廣,否則屆時會產生商家與消費者雙方溝通問題。

市府表示,去年起推動自備飲料杯,店家提供5元折扣,加上循環杯服務,臺中市已減少使用25%塑膠杯,估計減少2千萬頓塑膠垃圾,全面實施後,估計全年可減1.06億個塑膠杯。

環保局表示,多家夜市、學校周邊超商、連鎖速食店、咖啡店等響應使用循環杯,共有107家門市提供服務,付押金50元可借用,上半年有3萬人次使用,下半年將擴大到勤美商圈、東海、靜宜、逢甲大學周邊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