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老人互助會風險大 議員籲清查

民進黨中市議員4日籲政府正視潛藏吸金危機老人互助會問題,有人繳錢10多年,但長輩過世2年,還在排隊領錢。(盧金足攝)

一名臺中市民幫父母繳納每月8000元老人互助會費,已長達12年,金額破百萬元,因負擔太重萌生退意,才知無退場機制。臺中市議員4日要求市府訂定自治條例加以管理。臺中市社會局表示,民衆權益遭侵害,應循民事、刑事救濟管道,加入往生互助會屬有風險契約行爲,應審慎評估

臺中市議員王立任何敏誠表示,老人互助會起源於白包制度的互助概念全臺潛藏400億元吸金危機,有人繳會費10多年,但過世2年,家屬還在排隊等領錢。中市東南區是老人互助會的大本營,本來立意良善,但近年來頻傳出問題。

「老人互助會漏洞百出,要求市府訂定自治條例配套措施」,市議員賴佳微黃守達質疑市府處理缺乏有效罰則,沒有退場機制,老人繳出會費後沒有保障。

市議員林祈烽抨擊,地方中央踢皮球利用弱勢老人放任疑似吸金組織生存,不管是集團個人,要求市府趕快登記逐一清查,不要讓受害老人求助無門,阻止吸金歪風

社會局長彭懷真表示,民間老人會互助行爲已久,在中央未立法明文規範前,此類互助行爲屬私法契約關係,如民衆認爲權益遭受侵害,應循民、刑事救濟管道。

社會局指出,民間合意性質的往生互助行爲已行之多年,爭議未輟,依「內政部輔導社會團體往生互助事項處理原則」,每年委託會計師進行行政查覈,督促缺失事項改善,查覈老人會給付情形、入會年齡等,提醒民衆預先因應,將研議預警機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