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慈婆婆罹腸癌3期 竟和節儉有關 醫揭5高危症狀

國內每年新增1萬6千多名大腸癌患者,醫師提醒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都是可能出現的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國內每年新增1萬6千多名大腸癌患者。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她的婆婆也罹患大腸癌,一發現病程已屆3期B,她研判有可能是因婆婆比較節儉,長期吃不新鮮的食物,導致身體出現癌病變。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自諒則提醒,民衆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疲倦、體重變輕、解便不好解等症狀,有可能是大腸癌警訊,要快就醫。

健康節目「醫點不誇張」指出,臺灣前5大好發癌症分別是,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及口腔癌,而云嘉南地區的大腸癌發生人數之多,更是居全臺第1,其次依序爲臺北與高屏地區。

譚敦慈表示,雖然說嗜吃紅肉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但云嘉算是比較鄉下的地區,照理來說,當地民衆的食用青菜量應該較高,所以因吃牛肉等紅肉造成大腸癌,她認爲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譚敦慈表示,她的婆婆就是嘉義人,曾罹患大腸癌,發現時病程已是第3期B,拿下來的淋巴結,5個裡面有3個有(癌細胞侵犯),所幸婆婆經治療後,預後相當不錯。

譚敦慈說,她的婆婆生活節儉,若剩菜已出現怪味,仍捨不得扔掉,甚至會加入小蘇打,去中和食物的酸味,有時候老一輩的人,會捨不得丟剩菜,重複吃這些不新鮮的食物,致使身體出現癌病變。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大腸直腸癌科醫師陳自諒表示,大腸癌確實可能與飲食有關,此外,也受生活習慣影響,例如酗酒、抽菸、肥胖,都可能造成大腸癌,另外,他認爲雲嘉南地區的老年人口較多,也是這個地區大腸癌發生率相對較高的原因。

陳自諒並提醒,大腸癌患者有可能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疲倦、體重變輕、解便不好解等症狀,若有上述情況,建議快就醫。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