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民黨名將張靈甫 中共中將:解放軍手下敗將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因爲國民黨抗日名將」、在國共戰爭中陣亡的張靈甫遺骨遷葬問題,再次讓「戰犯還是英烈」的爭議浮現檯面。北京《環球時報》28日刊登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王洪光文章稱,張靈甫除去「抗日」,也就不是什麼「名將」,只能說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

張靈甫兒子張道宇日前在微博轉發一則消息,消息中署名爲「沂河邊的烏鴉」的網友爆料稱,「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董家莊村一戶村民院中羊圈下方。」

▲羊圈旁的玉米稈下就是傳說中的張靈甫遺骨埋葬地。(圖/東方早報)

而張道宇接受《華商報》訪問時說,想在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把父親遺骨送回陝西家鄉,但院子主人索要至少20萬元人民幣(約100萬元臺幣)的鑑定費,讓他難以接受。

上述消息在微博瘋傳,不少人認爲張靈甫抗戰期間多次參與重大戰役,「痛擊日寇戰功彪炳」。不過,這種「崇拜民國」的「國粉」顯然讓大陸軍方感到擔心。

王洪光在《環球時報》刊登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本着歷史唯物主義史觀,對抗日正面戰場充分肯定,早已無人懷疑,「與此存在巨大反差的是,國民黨對共產黨敵後戰場的歷史態度。早先是誣衊『遊而不擊』;近些年是含含糊糊,態度曖昧。」

▲張靈甫,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將師長,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孟良崮戰役中陣亡。(圖/東方早報)

王洪光還說,有國民黨大佬對大陸的抗日戰爭紀念館的陳設不滿意,認爲「反映正面戰場的事蹟少了」,但是臺灣70年來,連一座專門的抗戰紀念館都沒有。「如此底氣,怎麼說得別人?筆者建議『國粉』們,能不能呼籲一下海峽對岸的國民黨當局,趁還在臺上,提起精氣神來,拿出大陸辦紀念活動魄力,自己爲正面戰場的勝利與抗日名將的貢獻鼓與呼,我們願意加以配合。」

關於「抗日名將」,王洪光認爲,張靈甫在南京保衛戰中身爲團長,英勇作戰,身負重傷,的確爲抗日作出了重大貢獻。「至於他爲國民黨反動派打內戰並身亡,並不光榮。除去『抗日』, 也就不是什麼『名將』,只能說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

另外,解放軍少將徐焰如日前抨擊,把張靈甫視爲抗日名將的「國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一場「政治鬥爭」手段。有臺灣媒體評論稱,這使兩岸共同紀念抗戰勝利的期待,蒙上強大陰影

王洪光在文章也提及此事,並表示徐焰如只是如實地講述了張靈甫的情況,居然被臺媒「扣上大帽子」。「其『文革遺風,着實令人生厭。」

王洪光還指出,武漢會戰後的戰略相持階段,國民黨開始「三心二意」,日本由軍事打擊爲主,改爲政治誘降爲主,國民黨內「曲線救國」投降論調甚囂塵上,大批國民黨政要將軍投敵,其中將軍67名;78萬國軍陣前倒戈,搖身一變成了僞軍

他說,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將主力轉用到敵後戰場;1942年前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要抵抗中國戰場上侵華日軍(不含東北)總兵力的58%(掃蕩時最多達70%),僞軍100%,敵後戰場上升爲名副其實的中國抗日主戰場。「雖然正面戰場壓力明顯減弱,也不見國民黨主動發起攻勢作戰,完全進入『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避戰觀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