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22日首批碳權交易 中鋼搶頭香擬爭取購買500噸
中鋼公司建造的集團總部大樓。圖/中鋼提供
碳有價時代來臨,臺灣碳權交易所預計12月22日啓動首批碳權交易,金融、製造業有意搶頭香,包括中鋼在內等業者規劃購入約500噸碳權,用於產品碳中和。
臺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啓動碳權交易,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
碳交所規劃,每天交易時間爲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止,買方以臺灣法人爲限,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臺轉售,使用上則端視業者各自用途以及供應鏈要求進行安排,未設定「有效期限」。
隨着臺灣碳交所將啓動首批碳權交易,不僅傳統制造業、半導體業者有意爭取首批碳權,兆豐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與華南金控等公股金控亦評估買進碳權,購買量也是百噸起跳,用以中和用電、商務旅行等產生的碳排。
另外,國營事業臺電和中油因考量預算程序,均表示不會搶購首批碳權,但中鋼有意爭取碳交所的首筆碳交易。
中鋼表示,首批將購入約500噸碳權,價格應該介於5美元至15美元,不過確切金額和數量須視實際的媒合狀況。中鋼購入的碳權主要會用於產品碳中和,另外也會視環境部碳權交易法案制定方向,進一步規劃碳權使用。
爲了減少生產過程的排碳量,中鋼積極發展低碳及碳中和產品,減碳成效可達25%;同時,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中鋼也以大帶小推動供應鏈共同減碳,扶植22家廠商進行碳管理,初估有3500多噸的減碳潛力。
碳交所指出,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國外碳權確實有機會抵充碳費,但須待相關子法訂定,以及政策明確規範;但以目前狀況而言,首批在碳交所掛牌的國外碳權,尚不能抵充國內課徵碳費,也不能直接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國內企業購買首批國外碳權的好處就是做「碳中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