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當道 ESG迎新商機

投信發行ESG多重資產基金績效

減碳相關的碳權交易已成爲全球政策主流,投信法人表示,在淨零碳排的趨勢下,不僅將創造新一波減碳等ESG商機,包括碳交易、碳稅、碳費、企業內部碳定價等,目前被視爲最具成長潛力的綠氫,預估將在2050年達到每年1兆4,000億美元規模,帶動供應鏈成長動能強勁。

PGIM保德信全球生態友善ESG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書廷指出,全球都在朝淨零碳排目標前進,各產業除透過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碳排,包括臺灣、歐盟、美國等也因應推出碳稅、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等方式。目前由政府進行碳排總量管制的地區以歐盟爲代表,臺灣、美國等則是採取減量信用額度制,兩者都將推升減碳商機蓬勃發展。

盤點目前減碳商機龐大,且新興商機應運而生,以替代能源來看,有利於綠能如風電、太陽能、氫能發展;若從製造端分析,則有利電動車、綠色工業製造、低碳建材、綠建築等。及強化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危險廢棄物資源化等,也成爲目前當紅的新興產業。

看好減碳、ESG商機趨勢將有增無減,有利吸引投資者尋找綠色企業,且不論股票、債券、REITs皆有值得佈局之標的,投資人不妨透過ESG多重資產基金,搭上綠金時代的投資浪潮,且看好科技業的發展,可伺機增加具有綠色競爭優勢之科技類股,掌握市場趨勢。

柏瑞投信認爲,爲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各大企業無不加快減碳腳步,相關淨零轉型支出將大幅增長,UBS預估未來15年需挹注高達30兆美元的相關支出,且根據歐盟執行委員會估算,跟氣候變遷有關的「Fit for 55」方案,在2030年前每年將額外投入2,750億歐元於能源轉型相關建設,預計可受惠於的產業包括空調製造商、採礦設備商、鐵路和相關設備供應商以及車用電池製造商等。

柏瑞環球重點股票基金經理人Robert Hinchliffe強調,隨着近岸外包的興起,相關的工業產業可望優先受惠,其中包括美國國內的製造商,以及間接受惠於供應鏈轉移的印度及墨西哥等國家的銀行和消費性產品公司。而在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道路上,預料相關的投資支出將持續增加,並嘉惠於自己減碳,也協助客戶減碳的「碳手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