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今年漲幅 比金價還大

歐盟近日宣佈2023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1990年減少55%以上,且外界推測歐盟將加強規範化石燃料發電量。圖/美聯社

今年疫情造就全球發電廠鍊鋼廠碳排放量銳減,但碳權價格自年初以來漲幅卻高達31%,比金價同期漲幅約24%還大,吸引對衝基金投資銀行投入碳權市場

商品交易公司Hartree Partners資深交易員佩瑞茲(Ariel Perez)說:「未來各國規範更加嚴格,這般預期已反映到市場價格上。」

歐盟近日宣佈2023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1990年減少55%以上,且外界推測歐盟將加強規範化石燃料發電量。佩瑞茲表示:「這意味着歐盟將減少碳權供應量,而市場供應減少理當推動價格上漲。」

洲際交易所(ICE)的歐盟排放權配額近月期貨,24日爲每公噸碳當量32.08歐元,接近本月稍早觸及的歷史高價

摩根士丹利在9月預期,2025年歐洲碳權價格將達76歐元,高於先前預期的44歐元,也就是說2025年前歐洲碳權價格漲幅將超過1倍。

隨着碳權價格飆漲,摩根士丹利及Andurand Capital、Trafigura等能源交易對衝基金相繼投入市場。Andurand Capital投資經理人杜威爾(Casey Dwyer)表示,以往他對碳權的關注僅止於與整體能源市場有關部分,但過去一年他密切注意碳權市場價格波動,可見市場逐漸成熟。

自從2005年歐盟根據《京都議定書》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後,歐盟便成爲全球最大碳權交易市場。洲際交易所資料顯示,歐洲碳權市場未平倉量在12月4日突破514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日增加三分之一。

研究機構「全球碳排放計劃」估計,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碳排放量減少7%,跌幅幾乎是2009年的5倍,但碳權價格卻逆勢成長,原因除了歐盟提高減碳目標之外,法國多座核能發電廠停工維修也間接助長碳權價格。

今年夏天法國解封后,各地重啓經濟活動提高用電需求,但核電廠停工使天然氣發電需求暴增,天然氣價格自5月以來暴漲5倍。電力公司只好改用燃煤發電,但也爲此買下更多碳權來應付碳排放量,造成碳權價格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