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招聘效率引領行業發展,BOSS直聘赴美上市迎新發展機遇

5月22日,BOSS直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招股書顯示:2021年3月,BOSS直聘月活用戶數(MAU)達3060萬,2020年平均月活1980萬。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lie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開始,BOSS直聘MAU一直穩居五大在線招聘平臺第一的位置。

信息不對稱成招聘行業痛點

求職者工作難找,招聘者吐槽人才難覓——這在中國就業市場,是一個長期且普遍存在的痛點。傳統網絡招聘模式下,信息不對稱、需求不對稱,是造成這一痛點的主要原因。

在很長一段時間,平臺之間競爭力評判標準,主要是看各家的簡歷庫,誰的簡歷越多,意味着用人單位搜索、下載簡歷的需求越容易被滿足。這種以簡歷下載爲核心的業務模式,由於信息的單向性與滯後性,給求職、招聘雙方帶來了很多困擾。求職者常常遇到這樣的尷尬:幾周以前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投遞了簡歷,遲遲沒有迴音,但就在剛剛入職一家新公司之後,卻接連接到HR的電話邀約面試。

除了既有服務侷限性之外,求職招聘市場還有“二八法則”主導的結構性難題:80%的企業招人中那20%的優秀人才,反之同理。以搜索爲中心的技術模式下,求職、招聘雙方都只會主動搜索名校畢業生或知名大公司,加劇了“二八法則”的效應,進一步放大求職難和招聘難的現象。

此外,傳統招聘服務對象幾乎只有人力資源部門,用戶羣體侷限於專業招聘人員,想要招人的企業就必須有資源和資金設立相應的部門,比如專門僱傭HR篩簡歷,或者購買獵頭服務等,這無疑給衆多中小微企業設置了很高的招聘門檻,讓本來就人多崗位少的求職招聘市場,供需進一步不平衡。

直聊模式提升招聘效率

BOSS直聘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求職者和招聘者直接在線溝通,信息從單向流動變爲雙向流動,雙方能夠給彼此即時反饋。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BOSS直聘平臺上月均產生19億條聊天信息;2021年3月,月均產生24億條聊天信息。

此外,BOSS直聘通過智能匹配系統,能夠爲求職者與招聘者篩選潛在的溝通對象。如何實現精準對接,技術是關鍵。招股書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BOSS直聘擁有902名研究及開發人員,負責智能匹配與風控技術研發工作,佔員工總數的26.6%。BOSS直聘2019年、2020年研發支出分別爲3.256億元、5.134億元,分別佔收入的32.6%、26.4%。

BOSS直聘解釋了這套模式起作用的機制:即時反饋的體驗與智能匹配吸引招聘者與求職者到平臺上溝通,提升招聘求職效率。相當於將招聘場景通訊,從電子郵件時代切換到微信時代。

直聊模式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招聘行業服務對象的變化,從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具體到企業中的某一個主管或CEO。在傳統TO B服務場景下,獲取新客戶需要線下拜訪、簽單,核心競爭力是銷售團隊。而將服務具體到個人解決了B端規模化獲客難題。這種模式降低了企業獲取服務的門檻,原先難以觸及的中小企業市場變得觸手可及。招股書披露,2020年,公司認證註冊求職者用戶達到8580萬,企業端認證用戶規模達到1300萬。截至2021年3月底,BOSS直聘服務630萬家企業,其中82.6%爲中小企業。

誰有能力吃下行業蛋糕

根據灼識投資諮詢(CIC)推算,2020年至2025年間招聘服務市場是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2020年,按收入計,中國招聘服務市場總規模約爲1708億元,預計將繼續增長至2025年的約4460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爲21.2%。

CIC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一代(16歲至35歲)的跳槽頻率是老一代的兩倍以上,日後將繼續增長。預計中國非農從業人員的平均跳槽頻率將由2020年的每年1.8次增至2025年的每年2.1次。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業人員5.8億人。按此計算,中國招聘行業市場可達2.6萬億元至4.4萬億元。

招聘市場前景良好、機遇頗豐,但能否吃下這塊蛋糕也要看企業自身的硬實力。招聘行業一頭連着求職者,一頭對接招聘者,需要將企業崗位開放的時機與求職者有跳槽意願的週期、崗位要求與求職者技能、崗位薪資與求職者期望等多項因素匹配,才能創造雙方見面的機會。

對在線招聘平臺來說,AI技術的應用也是一次生產資料投入的結構性調整。招聘平臺在營銷上的投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成本支出,但營銷獲客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難產生二次價值,反而在技術上加碼投入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長遠價值。

BOSS直聘創始人趙鵬稱:“對職業服務基礎設施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