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如何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在第十三屆中國新型金融機構合作交流年會暨第十一屆天騏卓越金融家年會上,多位專家和中小銀行相關負責人展開議論。

專家表示,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應制定科學務實的發展戰略,迴歸本源、紮根本地,推動地方經濟增長。“農村中小銀行的優勢是紮根本土,要充分發揮在人緣、地緣方面的先天優勢,在服務當地經濟發展、支農支小上下功夫,積極填補鄉鎮金融服務空白。”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實踐中,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積極豐富涉農信貸產品供給,根據涉農經營主體融資需求特點,探索豐富增信方式,優化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武義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大力支持“新農人”改善農業設施。聚焦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化經營,加快推廣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支持零星地塊整並和空間置換騰挪,爲“新農人”開展規模化農業產業發展提供資金要素保障。今年已發放農業產業類貸款超13.29億元。

針對農戶貸款缺乏抵押物難題,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鹿城農商銀行聯合鹿城三農融資擔保公司,根據農業生產資金需求情況,將轄內農業龍頭企業、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性家庭農場和區農合聯會員等主體納入“白名單”範圍,進一步優惠貸款利率和擔保費率。

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需要積極藉助科技的力量。與會專家認爲,數字金融工具爲普惠金融提供了更爲便捷和經濟的途徑,助力金融資源高效配置。“科技金融的發展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讓更多的人通過數字渠道獲取金融服務。中小銀行需加強對科技金融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深化數字金融賦能科技金融,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執行所長孟添說。

當前中小銀行正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我行堅持數字化轉型,依託科技賦能,不斷創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全行信息化建設水平,完善科技設備佈設,加快實體網點轉型,推動智慧網點建設,全面打造‘互聯網+金融’智慧銀行新體驗。”廣西桂林灕江農村合作銀行副行長蔣碧豔說。

“面向未來,中小銀行應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加快轉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着力構建戰略、組織、業務、技術、人才、生態‘六位一體’的實施體系,加快推進和深化數字化轉型,增強與數字時代和數字經濟的適配性。金融管理部門應支持中小銀行在省會城市等設立研發中心,鼓勵中小銀行加強與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合作,推動中小銀行自發自主的數字金融合作,推進技術共研、系統共用、人才共享。”董希淼說。

中小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還需要嚴控風險。專家表示,金融機構要嚴格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業務,避免過度授信。金融機構需要精準確定支持對象和範圍,加強業務後續跟蹤管理和風險監測,做好風險管理工作。(經濟日報記者 彭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