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協發佈《農村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特色金融產品選編》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馬子卿

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農村中小銀行工作委員會發布《農村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特色金融產品選編》(以下簡稱《選編》),探討了服務社會民生的具體實踐。中國銀行業協會農村中小銀行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浙江農商聯合銀行副行長周黎明在發佈會上對《選編》進行解讀。

周黎明表示,“農村中小銀行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主線,深入挖掘並精準滿足現代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融資需求。”

周黎明在例舉時指出,“農業保險貸”,由山東省農信聯社與省農擔、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保險機構合作推出,以財政貼息和保單質押方式,爲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惠農低息貸款;“興畜—奶牛貸”,由天津農商銀行創新活體抵押登記推出,通過細化活體標識,以數字化手段實時掌握活體抵押物養殖狀態的方式,盤活養殖戶生物資產;“糧田貸”,由哈爾濱聯合農商銀行聚焦糧食安全供給研發,通過評級授信、收益權質押、核心企業擔保等方式破解涉農主體有效擔保缺乏問題,活化了潛在資產;“拉麪貸”,由青海化隆農商銀行圍繞當地“拉麪產業”推出,金融服務範圍涵蓋鋪面、食材、設備等產業鏈上下游。拉麪貸款敏捷團隊可以爲全國重點地區拉麪經營從業者提供上門服務,解決與拉麪從業人員間信息不對稱、信貸調查管理難、辦理手續難等問題。

據悉,《選編》分爲鄉村振興、新市民服務、金融科技、供應鏈產業鏈、銀證擔保、融資增信、綜合平臺等七個篇章,包含種養業、綠色金融、專精特新、數字金融、創業就業、民生保障、小微企業融資等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面對數字金融,農村中小銀行如何加強數字金融建設?《選編》指出,農村中小銀行要不斷深化政銀、銀企合作,開放數字生態,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鞏固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