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機動車停車設施專項規劃公佈

央廣網天津3月5日消息(記者褚夫晴)記者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日前,天津市發佈實施《天津市機動車停車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天津市將在“津城”“濱城”核心區共新增各類路外公共停車位2.25萬個。

《規劃》範圍是天津市全市域,所指機動車停車設施爲社會性小客車的停放設施,不包括公交車、貨車等專業運輸車輛、摩托車以及非機動車的停放設施。按照設施類型分爲配建停車設施、公共停車場和路內停車位。

根據《規劃》,天津市將在雙城核心區規劃1075個公共停車場,到2035年將提供大約25.6萬個停車位。“津城”核心區將建設820個公共停車場,提供17.7萬個停車位,其中,永久性公共停車場705處(包括獨立用地停車場132處、兼容性停車場551處、彈性停車場22處),臨時公共停車場115處;“濱城”核心區將建設255個停車場,提供7.9萬個停車位。其他區域由各區合理確定公共停車場佈局和建設規模,公共停車場用地總規模宜按人均0.5至1.0平方米計算。

同時,天津市加快補齊停車設施供給短板,重點針對老舊小區、學校周邊、醫院、辦公樓、商業區、旅遊景區等區域,多措並舉加大停車設施供給力度,進一步提升雙城核心區公共設施服務能力。到2025年,天津市雙城核心區將規劃建設88個停車場,可提供2.25萬個停車位。結合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動,利用已建成小區周邊零散、邊角地塊,推動建設48個停車場,提升西營門、大直沽、太陽城、江都路、中山門等片區停車供給,逐步滿足居民基本停車需求。

此外,貼近商業體、辦公樓、公園等停車高需求區域,天津市推動建設15個停車場,重點滿足金街、勸業場、銀河廣場等重點商圈停車需求,服務天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活力;利用學校地下空間或周邊地塊,推動建設12個停車場,滿足南大附中、四十五中等學校高峰時段接送學生的停車需求,其他時段服務周邊停放需求;着眼醫院停車難重點地區,推動建設7個停車場,緩解腫瘤醫院、兒童醫院、中醫一附院、一中心醫院、四中心醫院等醫院停車難問題,並統籌外圍地區軌道交通站點發展,推動建設3個“P+R”換乘停車場,在地鐵1號線瑞景新苑站、地鐵3號線華北集團站等站點形成換乘樞紐,進一步便捷客流接駁換乘。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