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新房子夭壽貴 35%成交物件是31年以上老宅

臺北房價居高不下,小資族根本買不起。(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北市房價高不可攀,預算有限的購屋人根本買不起房子,只好把目標轉向屋齡較高的「老宅」。房仲業者分析2015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在臺北市成交物件中,屋齡31年以上的「老宅」,佔比高達35.6%,由此可見高房價的排擠效應

根據太平洋房屋觀察,全臺6都當中,只有臺北市住宅交易是「老宅當道」,其餘5都成交住宅的屋齡,多集中在10年以下,佔比最高的是桃園市新北市,分別爲46.4%及46.0%;至於臺中市高雄市臺南市,屋齡10年內的成交物件,佔比也都接近4成。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臺北市買方呈現「M型化」現象,新成屋開價高,加上2014年7月起,房屋標準單價大幅上調,因此只有經濟能力較佳者,才負擔得起,屋齡10年以下的物件交易量,僅33.0%,是6都中最低。

至於口袋較淺的自住客若想在臺北市買房,多半會挑選CP值(性價比)高的老公寓。章克勤解釋,雖然老公寓房子舊、屋況差,但具備公設比低、使用空間實在等優勢

章克勤也強調,除上述優勢外,屋齡偏高的老公寓「房價較平易近人」,是臺北市老屋交易比重高的主要原因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