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釋憲/千年傳統要維持? 專家:傳統經常被修正

記者楊佩琪臺北報導

法部務長邱太三憲法法庭上,針對同婚釋憲議題多次提到「我國千年傳統」。這樣的說法似乎當場學者身分鑑定人打臉。鑑定人之一的劉宏恩教授便表示,千年傳統在修法的過程中,也經常被修正,又以國外經驗來看,並不會衝擊到其他公共利益價值傳統。

同性婚與千年傳統的維持,政大副教授劉宏恩認爲,傳統習俗其實不也經常被修正。(圖/記者楊佩琪攝)

法庭上,邱太三向鑑定人政治大學劉宏恩副教授、臺北大學的陳愛娥教授提出問題婚姻制度內容立法者使否有優先決定權大法官的解釋,是否會限制立法者?又應該如何兼顧不和其他價值衝突

對此陳愛娥表示,應該要先界定婚姻制度中的婚姻,如果是傳統制度的話,都有其制度的核心,大法官當然有解釋的權限但是困難點在婚姻核心制度意涵的探討,應該要留給社會互動空間,不能斷然認定是對還是錯。

劉宏恩則強調,傳統習俗是否要維持?其實傳統習俗在法律制定、修正的過程中,也經常被修正,例如以前的一夫多妻和現在的一夫一妻,而已國外的經驗例子來看,進行修正並不會衝擊到其他公共利益、傳統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