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肉,人類爲何偏好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是食肉動物的肉?

當今時代,人類在千萬年的進化後成爲了雜食動物,更是站上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成爲其他動植物的“享用者”。

在人類的餐桌上,肉類作爲飲食中最重要的一類食物,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以及礦物質,是人類獲取營養的重要來源。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爲什麼大多數的肉類都是食草動物呢?

更加善於運動、擁有強壯肌肉的食肉動物的肉質難道不會更加美味嗎?

難道,是因爲我們的祖先早已嘗試過食肉動物的味道,並且證明了它難以下嚥嗎?

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還是較爲弱小的勢力羣體。

他們居住在叢林中,常因爲猛獸的突然襲擊而提心吊膽,因爲疾病的侵害而不幸去世。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最早的人類與靈長類的祖先都是以水果以樹葉爲主食的。

這一調查結果被部分人認爲是“由於當時沒有武器與其他動物抗衡,從而無法獲得其他食物”。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認爲,或許是“當時的人類與靈長類動物,曾嘗試食用意外死亡的動物屍體,從而發現其味道古怪,無法食用”。

關於這個事情的猜測衆說紛紜,距今也沒有明確記載表明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

不過,人類是如何開始食用食草動物是有跡可循的。

在時間的不斷流逝下,地殼板塊開始運動,地球環境發生變化。

曾經茂密的叢林逐漸被草原替代,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果和可食用的樹葉日漸短缺。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開始尋找其他的食物來源。

此時,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此前幾乎從未嘗試過的動物身上。

在火被髮明之前,人們只能食用生肉。

然而,生肉的味道實在難以恭維,可爲了填飽肚子,那時候的人們只能選擇艱難吞食以維持生命。

由於食肉動物的兇猛和極高的攻擊性,並不是赤手空拳的人類能夠制服的。

於是,人們選擇從一些體型小巧、性格溫順的食草動物下手。

隨着火的發明,食草動物的肉類在經過烹飪後異常鮮美,且飽腹感極強。

自此,捕捉並且食用食草動物,成爲了人類飲食的一大重要組成。

此後,時代不斷髮展,人們也逐漸發現了食用肉類可以強身健體,並且對於發育有着極高的影響。

肉類就這樣正式成爲了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爲什麼同樣是肉類,人們爲什麼不願意將食肉動物同樣列入飲食清單呢?

從直觀的角度來看,食肉動物的肉質確實令人難以下嚥。

它們的肉通常擁有一種嚴重的腥臊味道,其主要來源於他們體內的尿素以及其他代謝產物。

從食物鏈的原理來看,食用食肉動物的肉類對於人類來說並不划算,並且有着極大的安全隱患。

食物的能量沿着食物鏈逐級遞減,等級越高的動物如果想要獲取與低等級的動物同樣的能量,就需要遠超他們幾倍的食物數量,能量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還有食物鏈的“毒素富集效應”。

這種效應是生態系統中極爲普遍的存在,有害物質會在最高等生物吞食低等生物的過程中逐漸累積堆疊,越高等級的動物體內所富含的毒素就越高。

因此,食肉動物體內大多擁有比食草動物,更嚴重的寄生蟲以及細菌病毒。

在目前擁有更高智慧的人類眼中,食物已經擺脫了填飽肚子這一唯一標準,而是改爲從“健康”“營養”等多角度出發考量。

這也是目前人類主要食用食草動物的主要原因。

從消化系統的貼合性來看,遠古人類與食草動物相同的飲食習慣,使得兩者具有更高的“相似性”。

如果不是火的出現讓食草動物的肉變得更加美味,或許人類直到現在都還在以素食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

除此之外,文明的多樣性以及獨特性也給食用肉類打上了極爲嚴格的標籤。

在人類文明多元化的今天,部分少數民族仍然將一些食肉動物視爲“守護神”,堅決拒絕食用他們眼中的“宗教信仰代表”。

目前,許多食肉動物基本上都是受到國家保護的動物,這也制止了不少人躍躍欲試的心。

並且,有研究表明,食肉動物通常與人類擁有着更高的親緣關係與更高的智力、情感,很容易做出一些引起人類愧疚的行爲,從而讓人“難以下嚥”。

綜上所述,人類更傾向於食用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的原因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

不管是從食肉動物的肉質健康、味道好壞、養殖成本高、消費市場較小、馴化過程困難以及受到法律保護的角度來看,食肉動物都確實不適合人類進行消費、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