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市場漫步)

文旅消費重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也應看到,我國文旅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是做大文市場、壯大文旅產業,推動我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發佈“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在全國掀起紅色旅遊熱潮。以紅色旅遊爲代表,當前文旅市場強勁復甦,文旅消費呈現供需兩旺、量質齊升的特徵,成爲消費市場一大亮點

近年來,我國文旅產業加速融合、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同比增長8.4%。體現各地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人文景點遊客吸引力不斷增加。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有所下降。今年,隨着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場強勢升溫。端午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8913.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8.7%。吃糉子賽龍舟、品民俗,假日市場充滿了文化味。目前,我國有2.4億老年人、2.5億青少年、近4億“80後”和“90後”,這些羣體康養研學親子戶外、文化體驗等新需求不斷涌現,爲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提供了有力支撐。

文旅消費重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也應看到,我國文旅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文旅產品供給現狀與需求還有差距。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是做大文旅市場、壯大文旅產業,推動我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應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市場進一步融合,在產品開發等方面下功夫。比如,以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爲切入點,加強市場引導,提升文旅消費水平;加快旅遊電商市場下沉,創新供給形式和消費方式,引導三、四線市場消費者轉變旅遊消費觀念,擴大市場空間;藉助“三館一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實現文化功能和旅遊功能相疊加,提升旅遊消費的文化內涵,壯大文旅市場消費承載力,等等。

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應在適應消費升級、滿足消費需求等方面多做文章。從供需角度看,文旅消費正從以前的供給主導向需求主導轉變,文旅市場主體也應該更加關注遊客的需求。應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引導文旅消費從單一、集中消費走向分散化消費,通過錯時休假、錯峰出行的方式,更好激發假日經濟活力

文旅消費貼近生活服務生活,是拉動國內市場需求重點之一。要擴大消費者在文旅消費中的參與度,使文旅消費成爲人們廣泛參與、廣泛受益、廣泛分享的經濟活動。同時,引導文旅企業優化提升服務,開發更多有個性、特色足、參與性強的文旅產品,爲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好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