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突破 我國於蓋亞那設「臺灣辦公室」 1月15日起運作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國旗。(圖/摘自外交網站

外交部與蓋亞那外交部經協商達成共識,決定在蓋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設立「臺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雙方並於本年1月11日簽署設處協議,並於15日展開初期運作,目前正逐步完成相關籌備作業。這是第二個在去年成立索馬利蘭代表處之後,第二個以「臺灣」爲名之駐外代表機構。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於1966年自英國獨立,過去與我國未有官方往來,目前有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中國、南韓、印度、巴西古巴委內瑞拉等14國及聯合國蓋國設有大使館。雙方自接觸後進行設處協商,推動各項合作與交流;此外,蓋方未來亦可以同等條件在臺設立辦公室,深化雙邊實質關係

蓋亞那人口數約爲78萬人,2019年之國家生產毛額(GDP)約爲68億美金,國民平均所得爲6,609美元。蓋國2019年經濟成長率爲5.35%,位居全球第三,表現亮眼;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更可達26.2%。

蓋亞那位處南美洲東北部要衝,系聯繫南美洲及加勒比海窗口,故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將其秘書處設於蓋國首都喬治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加勒比海地區是我外交重鎮,我在加海地區有貝里斯、海地及三聖共5個邦交國,蓋國在地緣上亦屬加勒比海國家,爲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及加勒比海國家聯盟(ACS)的正式會員,於蓋國設處可增進我在加海地區的連結。

此外,南美洲東北部幅員廣大,除蓋亞那外,尚有有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蘇利南,我國自2009年9月15日裁撤駐委內瑞拉代表處迄今,在南美東北部未有積極經營,設立蓋亞那臺灣辦公室有助未來拓展相關業務並提升我國的能見度,並推動我與該區域的實質關係。

蓋亞那與我國同樣崇尚自由、民主尊重人權法治,自獨立以來,堅持民主體制,去年3月進行國會大選,期間雖有爭議,6月間重新驗票後確認由在野之人民進步黨(PPP/C)贏得國會多數席次,經過協商政權和平轉移。蓋國新政府上任後,積極與世界接軌,採親善友好之外交政策,且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國務卿政要均曾赴訪,顯示華府對蓋國的重視。

2015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於蓋亞那外海發現大量原油並開始鑽探,該油田於2019年12月開始營運日產量預計於5年內可達到75萬桶(約世界排名25,拉美排名第2,僅次於委內瑞拉),該產業成爲帶動蓋國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

蓋國擁有豐富的黃金、鋁土鑽石、各式稀有金屬礦藏林木資源,發達之採礦業佔GDP約15%,國際貨幣基金(IMF)曾預測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86%,雖然後來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而不如預期,但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仍可達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