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拜登不會協防颱獨 對臺大型軍售將暫告段落

美媒分析拜登的對臺政策認爲,美中臺灣問題上會進入一個較穩定的時期,避免因對臺政策造成美中之間的重大紛爭。(圖/美聯社

美國近幾年多筆對臺軍售已能滿足臺灣防衛需求,短期內不容易再有大型軍售。(圖/合成圖

美國知名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日前對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對臺政策進行分析稱,拜登的對臺政策與川普會有很大的不同,他會使用更溫和的言辭,不會像川普那麼強硬,但在行動上做得更多,以維持臺海情勢穩定。拜登曾對外公開指出,臺灣因尋求獨立而發生戰爭,美國不會給予援助,這些年增加對臺軍售,是因爲來自大陸軍事威脅大幅增加,不是爲了支持臺獨

《外交政策》發表這篇《拜登在臺灣問題上言辭溫和但行動堅定》的文章說,今年9月以來大陸接連派遣軍機進入臺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天,共軍飛機甚至在一天內8次進出臺灣附近空域,共軍在臺海周邊軍事演習也大幅增加,中共甚至否認了數十年來兩岸之間的海峽中線默契。

分析指出,拜登明年1月上任後最大的不同是在他不會像川普一樣用強烈的言辭激怒北京,也不會利用臺灣作爲對抗中共的工具。拜登會不會爲了自身利益而威脅大陸,政策上會着重在維持海峽兩岸現狀穩定。正如他曾公開宣示的,臺灣若因宣佈獨立而挑起臺海戰爭,美國不應該給予援助。

美國對臺軍售也是導致美中臺關係緊張的重要因素報導認爲,川普在過去4年裡批准了超過170億美元(約新臺幣4942億元)的軍售,其中還包括一部份具有攻擊能力武器,尤其是出售66架F-16戰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對臺軍售,但這些軍售的目的仍是爲了確保臺灣安全與西太平洋和平穩定。

文章表示,川普再次出售F-16戰機獲得國會兩黨支持主因是北京對臺威脅加劇,經過川普4年來多筆大型軍售後,臺灣軍事裝備需求近期將獲得滿足,短期內應不會有大型軍售。

美國國會與軍事專家高度關切的「戰略模糊」問題上,分析認爲,不保證協防颱灣一直是對臺政策的原則,即便在川普也未曾改變。川普雖然與蔡英文總統通話引起北京反彈,讓外界懷疑他會支持臺灣獨立,但後來川普採取更謹慎態度,改用「中國知道我會怎麼做」來回應相關問題。

文章表示,拜登亦曾公開支持對臺政策「戰略模糊」,「這意味着美國保留使用武力保衛臺灣的選項,但也可能不干預臺海戰爭,並保持沉默」。拜登是蔡英文今年1月當選連任時首先向她祝賀外國政要,他曾表示,戰略模糊能遏制北京威脅,同時也不會讓臺灣過於大膽的最佳方式

分析還指出,未來在國際關係方面,拜登將改變川普退出國際組織與協定的做法,增強美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臺灣的國際空間也會連帶受到影響而有較大發展,美國將加強與盟友合作應對大陸的威脅,但會更多地使用非軍事手段維持臺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