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配親人來臺從農成黑工 農委會:已和勞動部研商解決專案

陳駿季說外配家人協助農業工作部分,未來外配家人來臺觀光或某些特定期間,會透過專案允許的方式來處理,近期也在持續勞動部研商。(翻攝國會頻道

農業缺工一直以來是臺灣農業經營面臨的困境之一,有立委表示,很多鄉下外配都會請家人來幫忙農事,但在法令上是黑工,是否可仿效澳洲正在研擬的「農業專用簽證」來解決缺工問題農委會主委陳駿季迴應,外配家人來臺觀光或某些特定期間,可望透過專案允許來處理,近期正持續和勞動部研商。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8)日邀請農委會、經濟部部長陸委會首就「如何防範臺灣農產品品種技術外流與加強外銷競爭力」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臺灣農村人口老化,農業人力面臨短缺,移工成了解決之道,然而農業移工開放政策成效不如預期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高雄美濃去年引進農業外勞協助野蓮的採收,然而短短几個月,9名移工如今只剩下4名,不只是美濃,其他地區的農業移工很多也因爲不適應,加上技術達不到要求而返鄉,農業缺工問題未解,農委會是否有進一步的配套措施

不具名野蓮農場負責人表示,受全球疫情影響,引進農業移工還要有許多檢疫措施,若要滿足野蓮產業的需求,移工人數要有20人。

陳駿季表示,農業缺工一直是臺灣農業經營面臨的困境,外勞過去並不了臺灣農業的栽培制度東南亞國家是不一樣的,他們來臺後發現我們是精細管理,他們往往因爲無法適應而離開,農委會現階段透過讓國外青農到特定農場實習方式的專案來處理,假如實習後願意留下來纔會讓他們進入職場

邱議瑩指出,很多鄉下的外配都會請家人來幫忙,但在法令上是黑工,因爲家人來臺灣依親或觀光是拿觀光簽證,是不能從事工作的,但是客觀來看,外配親人協助農作相對也解決農業缺工的問題。

她說,是否在法令上可以有不同的配套,比如澳洲也面臨嚴重的農業缺工,因此研擬「農業專用簽證」來解決缺工問題,澳洲目前還在初期評估,臺灣是否也能研擬家人來臺可以不拿觀光簽證,而是農業專用簽證,也許更方便來臺做農事工作。

陳駿季說,外配家人協助農業工作部分,未來外配家人來臺觀光或某些特定期間,會透過專案允許的方式來處理,近期也在持續和勞動部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