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流向新變動:東南亞市場初現熄火苗頭 中國漸成主要目的地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馬蘭)根據彙編數據,截至週一,今年全球性基金已經淨拋售了近25億美元的東南亞市場股票,涉及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家。

泰國股市迎來連續13天的外資拋售,創下1月26日以來的最長外資拋售週期,部分原因在於經濟低迷、貨幣疲軟和政治不確定性。

泰國股票基準曼谷SET指數今年已下跌約7%,接近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過去12個月來看,該指數已經下跌了15%,在全球市場中屬於表現最糟糕的行列。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下調了印尼的投資評級,理由是印尼的財政政策和強勢美元對其資本市場構成風險。大摩已將印尼股票在亞洲和新興市場配置中的評級下調至“減持”。

而美東時間週三下午(北京時間週四凌晨),美聯儲將公佈其最新的利率決定。但在週二,ICE美元指數一度觸及105.46,爲近一個月來的最高水平。若美聯儲繼續表現出鷹派動向,強勢美元將繼續強勢,從而對東南亞市場形成更大壓力。

新格局

券商Maybank Securities Pte的大宗經紀交易主管Tareck Horchani表示,新興市場貨幣疲軟導致印尼和泰國出現一些資金外流。此外,泰國存在一些政治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投資者謹慎行事。

5月,泰國憲法法院接受了一羣參議員的請願,其中要求罷免總理他威信,理由是總理任命Pichit Chuenban爲內閣部長違反了憲法的道德標準。Chuenban曾因輕罪入獄六個月,並被泰國律師委員會除名五年。

此外,同一法院將於週三審查泰國國家選舉委員會提出的情願,即解散泰國主要反對黨——前進黨。

政治動盪之外,Horchani還指出,旅遊淡季可能會影響泰國機場集團、中央廣場酒店集團和暹羅健康集團等旅遊相關股票。而泰國經濟嚴重依賴旅遊業,受旅遊消費不振影響,泰國經濟第一季度僅增長 1.5%。

新加坡Eastspring Investments SP Ltd.的基金經理Christina Woon進一步分析,隨着投資者爲了期待已久的經濟復甦而重新配置資金,中國已成爲外資的主要流向,韓國其次,但流入規模較小,泰國市場的吸引力已經減弱。